汉末三国时期的豫州乱局:不仅有小势力活跃,还有大军阀染指

2020-09-20 17:18:24 作者: 汉末三国时期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央政权常常被权臣所把控,地方上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控制。其中有一些地区还算比较稳定,比如益州、荆州、徐州这些地方,它有一个相对强大且有控制力的统治者,能够维持一时的安稳;还有一些地区就完全乱成了一锅粥,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控制,导致内部豪强横行,也吸引了外部的一些强大军阀来争夺。比如说汉末三国时期的豫州。下面小编就来浅谈一下豫州的情况。

豫州的情况概述

广义上的三国时期一般认为是"黄巾起义"爆发的时间,也就是东汉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开始,但是真正打破原有的秩序,导致中央政权对地方失控,造成地方各军阀形成的时间,小编认为应该再往后推延到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董卓进入洛阳的时候。

董卓的做派虽然很残暴,但是他也懂得士人的支持的重要性。为了维护统治,他将颇有名望和根基的豫州牧黄琬征召入朝;派遣孔伷为豫州刺史,另外还有刘岱、韩馥、张咨、焦和等人到其他地方做官,这些都是比较有名望但没有军事能力和军事经历的士人。

董卓的计划落了空,这些士人并没有因此站在董卓的立场上,而是参与到以袁绍为首旨在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当中。其中豫州刺史孔伷作为一部分屯兵在豫州颍川郡。虽然关于孔伷的结局,史料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确实可以推测出与董卓集团有交手的记录。按照后来袁术表孙坚为豫州刺史的情况来看,孔伷很有可能死于董卓集团之手。

袁术和孙坚的关系很亲密,袁术让孙坚领豫州刺史,也是争夺豫州的表现;另一方面袁绍当然也不想放弃豫州(二袁的家族就在豫州汝南郡),派遣、周昂、等人与孙坚争夺豫州。这件事的影响很大,一方面促成袁绍与袁术的对立,一方面也间接促成公孙瓒与袁绍的矛盾(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越在袁术那里,在战争中被射杀),从而衍生出袁绍、刘表、曹操与袁术、公孙瓒、陶谦两个对立的军事联盟。

袁术、孙坚进攻袁绍阵营的刘表,孙坚被刘表的部将黄祖射杀;之后袁术被刘表切断粮道,袁术北上与曹操寻求决战,但是被曹操击败,一直向南撤退到扬州九江郡。这个时候袁术还保留着一部分豫州的控制,但显然无法覆盖整个豫州。豫州缺少一个强硬的军阀,成为被争夺、瓜分的对象。最后曹操凭借汉室的政治影响力逐渐崛起,而袁术却因为僭号天子导致内外树敌,加上淮南地区的饥荒,最后穷饿而死。豫州最终被曹操掌握。

豫州内部的小势力

在东汉末年,豫州内部存在很多小势力,这在其他地区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首先是黄巾军余党。"黄巾起义"的主力部队其实坚持的时间并不长,在中平元年年末就被皇甫嵩、朱儁等人消灭,然而它仍然算得上是东汉末年最大规模、最有影响力的起义,第一是"黄巾起义"影响的范围远超过其他起义军,第二是"黄巾起义"衍生的黄巾军余党仍然活跃。

"黄巾起义"筹备了十几年,爆发时波及了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荆州、扬州、兖州、豫州八个州,其中豫州算是重灾区之一。东汉官军与黄巾军之间的重要战役"长社之战",地点就在豫州颍川郡长社县。除此之外陈国、汝南等地都是黄巾军肆虐的地区。虽然黄巾军最终被平定,但是在青州、徐州、豫州、冀州等地仍然有复起的土壤。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