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发生在南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王连、诸葛亮和关索。原文如下:
言未毕,班部内一人出曰:“不可!不可!”众视之,乃南阳人也,姓王,名连,字文仪,现为谏议大夫。连谏曰:“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且雍闿等乃疥癣之疾,丞相只须遣一大将讨之,必然成功。”孔明曰:“南蛮之地,离国甚远,人多不习王化,收伏甚难,吾当亲去征之。可刚可柔,别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
王连再三苦劝,孔明不从。是日,孔明辞了后主,令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董厥、樊建二人为掾史;赵云、魏延为大将,总督军马;王平、张翼为副将;并川将数十员:共起川兵五十万,前望益州进发。忽有关公第三子关索,入军来见孔明曰:“自荆州失陷,逃难在鲍家庄养病。每要赴川见先帝报仇,疮痕未合,不能起行。近已安痊,打探得系吴仇人已皆诛戮,径来西川见帝,恰在途中遇见征南之兵,特来投见。”孔明闻之,嗟讶不已;一面遣人申报朝廷,就令关索为前部先锋,一同征南。大队人马,各依队伍而行。饥餐渴饮,夜住晓行;所经之处,秋毫无犯。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孟获与朱褒、高定、雍闿等人在南中地区发动叛乱。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提出亲自率部平叛。谏议大夫王连认为诸葛亮不宜亲征。不过,王连的这一建议遭到诸葛亮的拒绝,诸葛亮随即领兵出发。途中,诸葛亮遇到了关羽的第三子关索,并将其任命为前部先锋,一起参与南中之战。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不毛之地”, 意为不生草木、庄稼的荒凉之地。这句成语并非刘禅所创,而是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二年》中的“寡人无良边垂之臣,以干天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君若矝此丧人,赐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妥焉,请唯君王之命。”
小说中提到的南中地区爆发叛乱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后主传》载:“建兴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拥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据郡不宾,越隽夷王高定亦背叛……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王连反对诸葛亮亲自南征之事,也是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王连传》称:“时南方诸郡不宾,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
在上面摘录的小说故事中,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关羽的第三子关索。按照关索的自述,荆州落入孙权之手后,他逃到了鲍家庄养伤,伤愈之后才来到益州,正巧遇上诸葛亮的南征大军,从此成为蜀汉军中的一员。
这个故事情节是作者的虚构还是历史的真实呢?答案非常明确,整个故事都是虚构出来的。按照《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载,关羽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关平,另一个是关兴,并没有一个名叫关索的儿子。关索这个人物最早出现在宋元期间西南地区的民间故事当中,后来逐渐被纳入杂剧和戏曲当中。《三国演义》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参考了这些杂剧和戏曲故事,将其放在了小说当中。不过,从关索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来看,此人个性非常模糊,情节设计也并不完整。在小说当中,关索出场时间很晚,今参与了南中之战,突然就不见了踪影。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一大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