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的亲弟弟高洋,是高欢的第二个儿子。小时候,高澄总觉得这个弟弟比自己能干,而且年纪也比自己小不了多少,只要稍一闪失,父亲便很可能把大业传给这个弟弟。
高澄内心无时不刻在提防着高洋,而且一有机会就借着兄长的威势对高洋百般侮辱,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下不了台,企图以此来煞弟弟的气焰,让他明白自己这个哥哥不是好惹的。
这个弟弟傻得有点可爱
高洋深知自己的大哥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为了免遭麻烦,也为了让父亲对自己产生好印象,他总是处处让着高澄,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下被高澄骂了也不还口。慢慢地,高澄也就不把高洋当一回事了。因为高洋长得尖嘴猴腮,相貌很丑,高澄有一次当着几个亲信的面说:"像这样的人也能得到富贵荣华,我不知道相面的书能作什么样的解释。"
高洋的好说话在高家的亲朋好友中是出了名,连他给夫人李氏弄到的一些小摆设、小手饰,只要高澄看见说一声好,二话不说,命夫人拱手相送。有时李氏觉得高澄欺人太甚,不免在背后嘀咕,高洋便笑着劝道:"这种小东西,去了还会再来,哥哥要拿去,是他看得起我们,让他拿去好了。"
诸如此类的话三番五次地传到高澄耳里,连高澄也觉得这个弟弟傻得有点可爱,倒也不大好意思再开口向高洋要东西了。
这个弟弟傻得有点可爱
家居无事,高洋常常会在屋里闭目坐上一天而不说一句话,有时兴致来了,却又会赤着脚在庭院里乱跑,直到把李氏逗笑了为止。
在大多数人眼里,自小聪明的高洋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庸庸碌碌、疯疯癫癫的人,与叱咤风云的高澄比起来,他的政治前途似乎已经能看到尽头了。
目送着高澄的尸体被抬出房门
高澄遇害的那个晚上,高洋住在城东的双堂。得悉哥哥遇刺身亡,他立刻带上几个亲信随从,快马加鞭赶到事发地点东柏堂。
其时,兰京等人杀得眼红,还没想到要逃走,高洋和手下人趁其不备,一阵猛砍,把兰京和同党都杀了个一干二净。然后,他命人将被砍得不成人样的高澄放上门板,盖上床单,抬了出去。
目送着高澄的尸体被抬出房门,高洋理了理在刚才的厮杀中弄乱了的衣服,调匀了有些急促的呼吸,跟着慢慢踱了出去。
理了理厮杀中弄乱了的衣服
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此时大门外已有不少看热闹的人在探头探脑。众人见高洋步态悠闲,神色自若,弄不清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些性急的人不顾禁忌,一把揪住高洋的衣袖,探听高澄的情况。高洋毫无表情地答道:"恶奴造反,大将军被伤,但没有什么大事。诸位不用担忧。"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他走到当作担架的门板旁,煞有介事地掀开床单看了看早已浑身冰凉的高澄。
侍寝的一个宦者跌跌撞撞走了进来
高澄遇害的消息第三天才传进宫中,皇帝元善见闻讯大喜,情不自禁地对左右侍从说道:"高大将军死于非命,实在是多行不义之果。这一来,我们元家的江山倒是保住了。"
想起自己从前所受高澄的种种凌辱,年轻的皇帝觉得此生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亲手宰了这条恶狗。宫中左右早知皇帝对高澄恨之入骨,这次高澄一死,皇帝不但出了胸中一口恶气,而且从今以后,皇帝便再用不着仰人鼻息,做傀儡天子了。机灵些的人,立刻改变了对皇帝的态度,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把大将军挂在嘴上了。
这天上午,元善见因为昨晚和几个亲信暗中庆祝高澄之死,酒喝得多了一些,直到日上三竿尚未起床。此刻,忽听外面响起了一片喧嚷声,脑子昏昏沉沉的元善见竖起耳朵听了一会,也听不出什么名堂,正想闭上眼睛扭头再睡,却见在外室侍寝的一个宦者跌跌撞撞走了进来:"陛下,不好啦!太原公带兵进宫,说是有要事要禀告陛下,样子很吓人,奴才不知该不该让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