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孤是个"苦差事"?为何“托孤大臣”都没有好下场?

2020-09-10 18:25:02 作者: 托孤是个"苦

在历史上,皇权更替,帝王托孤并不是一起极个别的事件,甚至还极为普遍,老皇帝为了给自己年幼的孩子在今后的成长阶段里,制造一个平稳、互相牵制的亲信班子,以便小皇帝安稳的渡过权力交替的真空期。

这套"托孤配置"通常是有数个托孤大臣和宗室(外戚),给与他们的权利互相协作的同时,又能相互制约。

强势如汉武帝也离不了托孤的宿命,他之前将太子一系的势力摧残得七零八落,几乎是连根拔起。在他去世之前还曾经发布过《罪己诏》,似乎是对太子一事有所忏悔,但是最终还是没有给太子平反的意思,杀母留子,还是将皇位传给幼子刘弗陵。

为了解决继承人年龄太小,不能承担皇室责任的问题,汉武帝选出了自己的托孤班子,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以及桑弘羊,这几个人选的非常的有意思,霍光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金日磾是驸马都尉、光禄大夫,二人一个是秘书兼侍卫,一个是侍卫兼秘书,都是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称得上是皇帝的"私人",并不是朝廷所用的"公人",并且丞相田千秋并不在其中。

霍光在汉武帝去世后,担任大将军兼领尚书事,内外一把抓,权力很大,但是他的家族最终还是逃不过被后来的小皇帝清算的下场。

别看皇帝在位大权在握的时候,十分的强势,但是等到了政权交接的时候,也知道该求人了,涕泗横流的拉着幼子给大臣们作揖行礼,拜托人家好好的辅佐自己的孩子,不要有什么不臣之心。除此之外,还会说一些漂亮的场面话,刘备的白帝城托孤:如果咱们的儿子实在是扶不起来,你就取而代之。

但是刘备托孤不仅仅是给了诸葛亮一人,还有李严,魏明帝曹叡也是两人,曹真和司马懿,而咸丰皇帝托孤足足有八人!

但是,这么托孤大臣在权力交还之前要么一家独大,其余成为附庸,要么为了争权,分裂,内斗搞得你死我活,很少能有善终的。

不过,托孤大臣做的时间久了,倚老卖老、自视甚高、结党营私更是平常事,权力和利益一旦到手就很难再次放下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皇帝也要长大,势必要拿回他小时候下放的权力,真正能做到放下手中权力的托孤大臣能有几个?

就算托孤大臣愿意放手,他的追随者会愿意吗?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托孤大臣经营起来的权力网不会那么容易消散,这样的情况对于皇帝来说,又岂能否心无芥蒂?

所以,托孤大臣是个苦差事,干的好,兢兢业业,凡事事必躬亲,内外一把抓,搞得自己心力交瘁,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干得不好,当了皇权的路,就势必连带着整个家族被清算,还要背上一辈子的骂名,典型的费力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