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两个字的谥号,真的能概括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吗?

2020-09-25 17:18:56 作者: 短短一两个字

谥号是古人在人死之后根据他这一生的是非对错给予的称号,从西周开始,部分谥号被一直沿用至民国时期。大多数的谥号都是一两个字,并且有严格的规定,可这严格取出的一两个字真的能完整地评判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吗?

当然是不能,而我们的祖先们喜欢用谥号评价一个人一生功过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像春秋时期的诸侯喜欢六十四人的舞乐一样,这些东西都代表着身份和无上的荣誉。国家级典荣

“谥法”起源于周,最初的目的一是为了纪念先人为王朝作出的贡献,二是为了后人在写书立册来歌颂这位帝王时避开他的名号,也就是后人熟知——“避讳”。

据南宋的郑樵考察最初的谥法也不像后世想的那样,有褒有贬,他在《通志·谥略》中提到——“命谥之义,取于尊隆;且生有恶,死无恶者,人之情也;生可简,死不可简者,礼之事也。”,也是这句话让我们能够想象古人是多么地看重一个人的逝世,所以谥号多是赞美之词。

1、“物以稀为贵”

谥号在时期可不是人人都能用的一个“典荣”,这种死后追加的“荣耀称号”仅供周天子一人使用,哪怕你是王亲贵族,哪怕你是有功之臣,只要不坐在象征着最高权利的位置上,你都没有资格在死后获得这个“典荣”。

所以在周室式微后,诸侯国纷纷效仿周室的谥法,他们要的不仅是死后的一个美称、一个荣誉,还是可以扬名天下、流传千古的美誉,他们要的是将自己的事迹是从一个小小诸侯国到广阔的疆域,吸引更多有贤之士和人民。

从春秋时期开始,在此后拥有一个谥号便不再是最高统治者的专属了,能够拥有一个谥号的人不说是天下之君,但至少是王宫贵族。

这样看来,不是别人想用一个谥号来评判你的一生,而是你想让别人帮你定夺一个谥号,借着谥号所代表的荣誉来宣传自己的事迹,提高自己国家的声望,吸引更多的百姓前来安居。

2、“向往的称号”

谥法其实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典荣”。一是谥法并不是一种符合礼制的称号,《礼记•曲礼》曰:“君子已孤不更名。已孤暴贵,不为父作谥。”

所以秦始皇放弃谥法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议谥”这件事确实不合礼制,而另外一部分可能是始皇是真的嫌恶“谥号”,据《通知·谥略》记载:“子议父,臣议君,秦人所厌而削之”,所以始皇下令规定皇帝的称谓以“世”来计数。

二是谥法发展到后来也变得有褒有贬,但大家都知道“子议父,臣议君”本来就是一件不太厚道的事儿,因此只要你不是一个太差的皇帝,谥号中便不会有像“幽”、“炀”这样的词。

这对于想要拥有一个谥号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大事,因为可以拥有一个谥号的人,手中的权力并不是很小,所以到了女帝武则天时期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她不仅增加了谥号的字数,还极大地扩增了谥号的赞美程度,所以贵族对谥号这类国家级荣誉是越来越喜欢。

所以谥号完不完美不重要,大家主要是想用它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因为那背后所象征的身份与地位,以及所包含至无上荣誉,顺便还可以宣传下自己的宏伟功绩和提高国家声望。所以请用“谥号”来评价其一生的是非功过。

新意义的出现

谥法虽然在秦朝的时候发展不顺,可在汉代却大受欢迎。从汉代开始,定夺谥号的权力从贵族手中集中在了皇帝一人手中,谥号授予的对象不再只是王公爵勋,如果你位列三公或者是功绩显赫,只要得到了帝王的认可便可以得到谥号。

汉代的谥号没有什么相关规定,赐予大臣谥号全凭帝王的感觉,这一行为的开始,使谥号产生了一种新的意义——“帝王的认可”。

1、认同的思想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