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这三个这国家的起起落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伊比利亚半岛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奇迹会不会也像神话故事那样见首不见尾,飘渺不定,来去匆匆呢?
马德里广场是西班牙唯一一个以国家名字命名的广场,西班牙的骄傲——作家塞万提斯的纪念碑赫然矗立在正中央,每一个走进塞万提斯的人都忍不住要用手摸一下骑着瘦马的堂吉诃德和紧随其后的仆人桑丘。塞万提斯的命运,在有意无意间折射了伊比利亚半岛的荣辱兴衰。
在强大的王权、狂热的宗教信仰和利益诱惑的支撑下,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和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长久富强的工商业。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他们甚至荒唐的把数以万计的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从自己的国土上赶走。
罗卡角的太阳缓缓落下,这是欧洲大陆的最后一抹阳光。到16世纪下半叶,曾经拥有难以计数的金银和无比强大的国家机器的伊比利亚半岛,在世界性的演出中开始谢幕。流水一般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了,除了奢侈的社会风气,甚至没有留下像样的产业,老百姓甚至也没有获得像样的衣食住行。或许,沉醉于中世纪尽英雄梦想的堂吉诃德至死都不明白,他的盾牌掩护的是一个旧世界,他的长矛刺向的是一个新世界,其结局只能是不断重复地无奈和失败。世界历史舞台上的第一场大戏就此悲剧性地落幕了。
17世纪的荷兰作为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共和国,它从世界贸易中获得的巨额财富,没有体现在王宫贵族的豪奢宫殿中,却被中产阶级商人们用来建造和装饰自己的住宅,荷兰人富裕的生活图景,被维米尔等一批卓越的现实主义画家真实的记录下来。
在这些作品中,几乎看不到国王、大臣和贵族,普通人的生活成为艺术殿堂的主角,以往被忽略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喜悦、忧伤、内心中涌动的情感,甚至隐秘的欲望,都被一一描绘下来。
这是17世纪的艺术大师维米尔笔下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兰清晨,温暖的色调构造出平静、祥和的氛围。主人公身上洋溢着的蓬勃的生命力,只有良好的营养、充足的睡眠才能塑造出如此健康的体型。她专注平和的表情,只会出现的内心没有对饥饿的恐惧,不用时刻担心流离失所,在富足的环境中度过一生的人们的脸上。直至今天,荷兰人的日子,依然像这位厨娘一样富足和安宁。而这个商业帝国所开创的商业规则也仍然在影响着世界。
1688年9月,一支庞大的舰队从阿姆斯特丹港拔锚起航,这些船上载着荷兰的最高执政官威廉三世和2万名荷兰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国议会的邀请前去保护英国国民的宗教自由和财产安全。历史竟是这样的巧合,17世纪末期荷兰发展的速度慢了下来,逐渐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威廉三世离开荷兰来到英国,都成为了世界中心舞台的一次极有象征意义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