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啥时候说过,草船借箭的是我诸葛亮?”

2020-10-01 17:17:54 作者: “我啥时候说

诸葛亮和周瑜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讲述了一个“草船借箭”的精彩故事。

说的是: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属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和曹操展开了三国史上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期间,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限他十日内打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明知是周瑜有意刁难,但他自有妙计,声称只需三天就可完成。

原来,诸葛亮早算出几天内会出现大雾天气,结果,第二天果然大雾弥漫。

诸葛亮深知曹操多疑,于是就调集了一些草船诱惑曹军,曹操果然上当,派射手一通狂射,一时间,箭矢如雨,诸葛亮很快“借”来十万支箭。

这是《三国演义》的版本,经过罗贯中的“演义”肆意渲染,诸葛亮在后世声名大振,赢得了世人的赞美和叹服,俨然神仙转世一般。

而事实上,“草船借箭”并非出自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是吴主孙权的得意之作。

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孙权传”作注时,引用了《魏略》的记载:“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权乘大船来观军……”

建安十八年(214年),曹操率军攻打濡须,双方相持一个多月的时间,吴主孙权乘坐大船观战。

曹操令弓弩手向大船射箭,一时间,乱箭射满了船身的一侧,导致大船倾斜,眼看就要翻船。

孙权灵机一动,命部下掉转船身,用另一侧继续承受乱箭。

曹军又是一通狂射,结果,船身平衡了,大船顺利返回,赚了好多好多的箭。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借箭的地方叫濡须,也叫濡须坞,位于今天的安徽境内,距离含山县城西南一百一十里。濡须水源出于西巢湖。

“建安十八年(214年),曹公至濡须,闻曹公将来,(东吴)夹水筑坞,形如偃月,故以为名。”

《舆地纪胜》记载:“濡须山,在含山县西南七十五里……最为控扼之雄,吴魏必争之地。吴据其北,筑濡须坞以拒魏。”

由此可知,草船借箭的遗址在安徽含山,而不是发生在湖北的赤壁。

曹操对孙权的水军很敬畏,孙权屡次挑战,曹军“坚守不出”。

曹操发现东吴军井然有序,感慨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猪)犬耳!”

知道奈何离不了孙权,曹操只好撤军返回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