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梁钟离之战:南朝的第二次大胜利,北魏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2020-10-01 22:46:09 作者: 魏梁钟离之战

梁武帝萧衍刚当上皇帝两三年,一连串的败仗,领土的接连丧失让这位皇帝很是不甘心。于是,505年十月,萧衍派自己的六弟、临川王萧宏为主帅,尚书右仆射柳惔为副手,率领大军进驻洛口准备北伐。这也是自刘宋元嘉北伐之后的又一次南朝北伐,这一次,萧衍几乎动员了南方所有的精兵强将,总兵力达数十万之多。北魏表示压力很大,不得不承认这是“百数十年所未之有”。

萧衍的北伐计划分四步:

攻克重镇寿阳;

兵分两路,一路出徐州,平定中原,一路出义阳,夺取关中;

各路大军会师洛阳,生擒元恪;

扫荡河北,统一天下!

计划总是自我感觉好的,要想真正实施难度极大。但南梁的北伐在开局就相当不利。前锋昌义之攻在打寿阳外围的梁城时就被陈伯之打败。

陈伯之是南朝投降到北魏的,在南方的同僚、熟人也比较多。这些人建议萧宏招降陈伯之,萧宏就让丘迟给陈伯之修书一封。丘迟是南齐、南梁时期的一个“笔杆子”,他写给陈伯之的劝降书信堪称美文,后人取名为《与陈伯之书》列入文学史册。

在信中,丘迟表示陈伯之降魏的行动是受小人的蛊惑,只要陈伯之迷途知返就无罪。为了防止陈伯之犹豫,丘迟还举了前人朱鲔、张绣迷途知返修成善果的例子。再接着,丘迟展开了亲情攻势,告诉陈伯之他的祖坟、住宅都完好无损,亲戚与爱妾都尚在,再结尾又打出了故乡这套牌。

陈伯之接到书信后,让手下念给他听。他和他周围那些南方投降的官兵,应该是被感动了,反正他一听完书信,就率领能够控制的八千军队向梁军投降了。(陈伯之投降后,萧衍既往不咎,还封他为侯,不过剥夺了他的军队,再也不让他带兵了。)

招降陈伯之,梁军算是扳回一局,并在五月到七月的这段时间里两线并进,先后占领了宿预、梁城、合肥、霍丘、朐山等十几座城池,尤其是豫州刺史韦叡率军攻克了淮河防线东段重镇合肥。

北魏对南梁的大举北伐不敢轻视。元恪任命在西线有突出表现的中山王元英为征南将军,率军十余万,浩浩荡荡地来增援寿阳了。

南北方主力汇聚在寿阳附近,遗憾的是,南方的主帅萧宏十分胆小,他没有一点军事经验,唯一一个优点就是贪污,即便是在北伐途中也不忘克扣军款。思前想后,萧宏觉得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撤军。来参加的将领们面对一片大好的形势,满心以为主帅是叫大家来商量作战计划的,不想会议只是研究如何撤退!军事会议最终不欢而散,众怒难违,萧宏不再提撤军了,可也不许军队进攻寿阳。明令:“人马有前行者,斩!”

南梁士气正盛,不想统帅泼来一大盆冷水,梁军上下顿时气泄。北魏主帅元英顾忌梁军数量众多,也不敢轻举妄动。南北两军在洛口附近对峙了半个月后,洛口地区突降暴雨,水位暴涨。洪水漫进了梁军的部分营房。本就畏敌如虎、整天胆战心惊的萧宏以为魏军趁着夜幕和洪水突袭来了,只带了几个贴身侍从,跳上马就往南逃。等将领们四处寻找不到萧宏踪迹的时候,大为震惊。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各部官兵四散奔逃。由洪水引发的一场骚动作为源头,以萧宏逃跑为导火索,梁军上演了一场混乱的大逃亡。途中,光是自相践踏就死了将近5万人。元英得知梁军自动崩溃,起初还不相信,核实消息后喜出望外,立刻向梁军发起全面反攻。梁军被杀得落花流水,战死和被俘的又有几万人。

南梁的北伐,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溃败了。正在淮阳、义阳等地奋力攻城的偏师闻讯,被迫后撤,先前占领宿预、梁城等军镇也纷纷弃守,淮河防线几乎形同虚设。好在还有一些梁军将军保持了相对冷静,镇守梁城的将军昌义之听说主力溃退后,主动放弃梁城,带领三千守军进驻钟离。果然,元英随即指挥北魏大军兵临城下,将钟离围了个水泄不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