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山西的、陕西的、甘肃的太平鼓、安徽的,很少人知道河南开封还有一种开封盘鼓,和其它四种鼓并称为 "中华五鼓"。
只是与安塞腰鼓等不同,开封盘鼓曾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敲盘鼓的人越来越少,很多鼓谱失传,这才造成了它的名声并不如安塞腰鼓。
开封盘鼓又称大鼓,是一种纯形式,鼓队由十几人至几十人组成,所用乐器只有、人鼓、马锣三种打击乐器。鼓队成员有的击打挎在身前的大扁鼓,有的敲击、马锣等铜器,在"令旗"的指挥下,边演奏着各种复杂的鼓点。
开封盘鼓是一种齐奏形式,在鼓队中鼓的形制是完全相同的,不需要专人演奏"领鼓"(即起指挥作用的独奏鼓)。另外,鼓谱的节奏变化丰富,却没有散板、延长音、临时休止等节拍形式,所有的鼓点都是按一种习惯的速度、固定的顺序连续演奏的,就连强弱力度变化,也是由所规定的。因此,鼓队没有指挥完全可以正常演奏。之所以必须要有"令旗"则是为了时刻提示鼓点的节奏特征,防止个别鼓手记错鼓点或速度不一致而造成演奏中的混乱。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开封盘鼓一般在节日的街头、广场进行,气势宏大、震撼人心,鼓点激越,复杂多变;表演热烈、粗犷、豪放,无沦是在音乐性上还是在性上都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深受城乡人民群众的喜爱,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相传开封盘鼓起源于古代军队中流行的一种鼓乐——,迓,"迎接"之意,"迓鼓"意为"迎接仪式中演奏的鼓乐。早在--千四百年前的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的军队中就已流行,主要用于军队中迎送贵宾及凯旋庆典,传统民间、送神、求雨等风俗仪式及节日庆典活动。
北宋熙宁年间,开始与传统民间舞蹈相结合。人们装扮着各种历史人物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在迓鼓的伴奏下,踏着鼓的节拍而舞,由于这种表演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很快就在传统民间广为流传。
到了明代,几乎所有的传统民间舞蹈的表演都由迓鼓伴奏,因此,"迓鼓"便成广义的传统民间舞蹈的统称,明人朱有墩在《黄钟醉花阴》中曾描述了开封城内表演迓鼓的情形:"放烟火,烘烘接太微,舞,欢声恰似雷。"
清代以后,随着新兴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的盛行,便逐渐衰落,史料中也不再有关于迓鼓的记载。
今天,仍在开封民间盛行而不衰,只不过今天被称作"开封盘鼓",而"迓舞"则已成为一种没有名称的传统民间舞蹈罢了。
2019年11月,开封盘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此前,2009年开封盘鼓参加中原文化澳洲行活动,向洲人民展示中华文化雄壮、豪放磅礴的艺术魅力; 2017年开封盘鼓在参加河南春节晚会开场录制,2019年开封盘鼓在埃及首都开罗参加第七届国际鼓乐节萨拉丁城堡闭幕仪式……
作为我国悠久的民间艺术,未来开封盘鼓势必将收获更加傲人的成绩单,让民俗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