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军劫掠西洋帆船,却折射出了自己的财政危机

2020-10-02 17:20:25 作者: 大明海军劫掠

明军击败的西洋帆船 已经因风暴而丧失航行能力

当时的明朝当局也不会愿意承认,类似琼州海峡的擦枪走火,就是自身控制力下降的一种折射。不断增长的军户人口,不仅不能提供相应的战斗水准,甚至逐步成为朝廷应付财政开支时的巨大负担。但基于系统稳定的需要,皇帝和大臣都无法将之取消,反而需要以更多投入加以维持。同时,对于地方卫所的各类擦边球行为,势必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澳门留居权 并不能保护外商在其他地方的安全

至于所需成本由谁买单的问题,则可以分摊到地方民众、走私海商与番邦商贾头上。无论个体军户如何贫困,所属的卫所都始终占据着大量田产。沿海居民若想顺利出海,也必须向水师当局缴纳孝敬。而经常无故遭殃的洋夷,也不可能为小概率事件就放弃庞大市场。哪怕其中的大部分人都缺乏购买力,但依然可以同官府完成大宗商品贸易。因此,尽管明朝上下都处在如饥似渴的地步,却也觉得自己可以永远有恃无恐。

明朝始终饱受地方财政危机的折磨

还是在1567年,隆庆皇帝批准远在福建的月港开关。部分闽越商人获准出海,去往吕宋的马尼拉赚取美洲白银。但类似的政策,其实只辐射帝国境内的极少部分。对于更多生活在沿海的居民来说,自由贸易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事情。残存的明朝水师和卫所,始终占据险要位置,并利用政策优势谋得生存。这也葡人在广东获得欢迎和容忍,却在隔壁海峡遭遇落井下石的内在因素。因为只有前者才能与自己交流获益,而后者依然在贫困线上嗷嗷待哺。

明朝的有限开放 根本无法惠及海南一类的非重点区域

这种官僚帝国所特有的不平等策略,也将伴随明朝走向最终消亡,并被稍后入关的满清所全盘接收。以至于今天的我们回看数百年历史,都能从记载的字里行间找寻出类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