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熊
前言
汉高祖刘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平民身份黄袍加身的皇帝,一生充满传奇。
他有“自私自利”的一面:
在被项羽追杀时,怕马车跑得慢,就将一双亲生儿女推下了车,车夫夏侯婴都看着于心不忍,将孩子们抱上车。继续往前跑,刘邦继续推。
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
也有“不孝”的帽子死死扣在脑袋上: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曾被楚军抓获,项羽以此来要挟让他投降:不然我把你爹煮了。
可刘邦不慌不忙,还对项羽说:咱俩曾经结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到煮汤喝,到时候也别忘了给我分两口喝。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
怎么都像一个无赖小人的刘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追随呢?
刘邦会交朋友得人心
他武艺不如樊哙、计谋不如张良、打仗不如韩信、搞后勤不如萧何,但是他会笼络人心。
俗话说:“成大事者,必须有天时地利与人和”
作为成功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中,他拥有了最重要的人和,得人心者得天下。
他能根据不同人的心理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让人从心里服他,用人的才能让那么多有才的人对他死心塌地,他的胜是会用人决定的。
刘邦出身卑微,文化素质是差了些,身上有不少让人诟病的缺点。
比如不尊重知识分子,因此还有个“高阳酒徒”的成语。
郦食其谓监门,曰:“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乃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
但联想到他的出身,倒也说得过去。
而开头讲到的 不孝 自私的黑点,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也说得通。
无论是推子女下车的绝情还是无翁而翁的无耻,其实都是一种策略。凭借着对项羽脾气的了解,在危急情况做出这些抉择,恰恰是他的聪明之处。
如果刘邦把自己的将领抛弃了,带上自己的儿女逃命,他手底下的人会如何自处呢?是我的话,我肯定慌了!(也可以解释不顾家小,自己逃命实际上是收买人心的策略)
楚汉争霸,汉军将领既不是保家卫国也不是失地农民抱团求生,根本就是统治阶级内部为了争夺权力展开的一场战争。
这是一群卖命的人。
在富贵面前,性命尚且可以不要,更何况是别人子女的死活?绝大多数刘邦阵营的将领,既不是为了刘邦本人也不是为了汉王室而奋斗,他们是在用性命博富贵。
刘邦与项羽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只要给刘邦立下大功,就一定能够得到足够大的利益,而项羽却吝啬于赏赐,让立功者心寒,看不到升官发财的希望自然就易主了。
君王想要笼络人心,就是要让跟你混的人看得到升官发财的希望。
身为帝王,最忌讳的不是残暴和昏庸,而是寡恩。
所以能力甩出刘邦几条街的项羽众叛亲离,并不是项羽不行,而是刘邦愿意给跟随者的利益比项羽大。
凭什么坐上皇位的?
天下诸侯为啥都拥戴刘邦做皇帝?
《汉书·高帝纪》给了三个原因:其一:于天下功最多;其二:安万民,功盛德厚;其三: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
因此天下人都拥戴他称帝,但他还是谦虚了下。
汉王曰:“寡人闻帝者贤者有也,虚言亡实之名,非所取也。今诸侯王皆推高寡人,将何以处之哉?”
诸侯们继续劝诫,刘邦就“顺应人心”顺着杆子往上爬,登基就显得非常自然而然:
既然大家都喊我为人民服务,那我就勉为其难就当一下这个皇帝吧。
于是诸侯王及太尉长安侯臣绾等三百人,与博士稷嗣君叔孙通谨择良日二月甲午,上尊号。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