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由哪四个川组成,它们对四川发展有什么作用

2020-10-05 01:07:12 作者: 四川由哪四个

在我国,各省的地名往往和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比如说山东和山西,分别位于太行山的东面和西面,因此得名。

晚清民国时的历史通识教材《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解释四川地名的由来的时候,根据这个思路采用了类似的说法:“称四川省者,以境内有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渡河四大川,因以为名也。”

这本教材认为川就是河流的意思,所以想当然地把四川的命名和其流经的四条主要的河流挂钩,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上图_ 春秋战国时期的 巴国 蜀国

那么四川省的四川,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可以先探讨一下四川区域政权的名称变化。

(一)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在今四川区域存在两个比较活跃的政权,即巴国和蜀国。

巴国在战国时期的最大疆域为“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统治范围包括湖北、重庆、四川等地。蜀国古域,也只是占据今四川部分地区而已。

巴国是周王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蜀国则是蚕丛、鱼凫等以生产经营对象命名的政权的综合。

此时两国统治区域虽然有河流流经,河流也是生产的重要依赖。但显然各自皆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绝不会以“川”字来命名国号。

且两者关系向来不和睦,巴国是“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蜀国则有嘉陵江。《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谈及的四江至少有三江分属巴蜀两国,可见这时根本不能出现其推测的“四川”。

上图_ 古蜀国祭祀文化相关器具

(二)唐朝

那么今四川地区第一次出现用“川”字命名的政权是在什么时候呢?答案是在唐朝。

唐朝在四川地区设立剑南道。开元七年,唐朝设立剑南节度使,其最初辖区在益州等今四川中部地区,后来统辖范围又向南北延伸,势力渐增。

至德二年,唐朝重新调整了政治布局,将剑南道区分为剑南西川和剑南东川、山南西道三大部分来管辖。剑南西川包括益州平原大部地区,剑南东川统治区域则大概为今四川盆地涪江之西,沱江下游之东。

这时的“川”的确是河流的意思,因为我们可以从川的相对位置来推测不同的统治区域。

岷江一带称为“西川”,经过沱江的,则被称为“东川”。不过这只有“两川”,加上山南西道流经的汉水,也不过只有“三川”而已。

可见到了唐代,这让河流和地名开始有了联系,但“三川”还是比“四川”少一“川”啊。

上图_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唐朝疆域图

(三)宋朝

那么唐朝之后的宋朝,有没有继承唐朝“三川”的命名格局呢?答案是没有。

公元997年,北宋设置十五路,其中位于四川地区的有西川路、峡路。

从峡路可以看出,北宋政府的命名喜欢参考某区域的地形。显而易见,峡路就是因为区域里有三峡而得名。

而这里的西川,就不能笼统地说是因哪一条河流来命名的了。因为其统治领域广及四川盆地西部,地形多为大片平原,也有多条河流流经。应该说,由于其地形具有明显共性,可以把北宋的西川解释为平原沃野。

而后,北宋又在1001年对西川路、峡路辖区做了调整,以治所所在地命名新路,分别是夔州路、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四路。这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元朝统治者稍加改变了辖区内容,首次设立了“四川行省”,使得四川的名气更加响亮。

四路治所夔州、益州、梓州、利州这四个“川”对四川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上图_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四川行中书省),为直属元朝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区,简称“四川”或“四川省”、四川行省

四个川对四川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夔州

该州境内以山地地貌为主,地势为东南、东北高,中部稍平,扼守三峡之一瞿塘峡关口。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