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元童发“博焦”到巴拉子王:老赵聊铜人图形名物探索上篇

2020-10-05 02:10:52 作者: 从金元童发“

可见在这里,鹁鸽类似于信鸽的功能,拴上铃铛,飞起作为有声信号,等于鞭炮号炮的作用。且不会引起对方的警觉,只要约好,就是一种不打草惊蛇的有声信号。另一处是在燕青与任原比赛相扑之时:

任原却待奔他,被燕青去任原左胁下穿将过去。任原性起,急转身又来拿燕青,被燕青虚跃一跃,又在右胁下钻过去。大汉转身终是不便,三换换得脚步乱了。燕青却抢将入去。用右手扭住任原,探左手插入任原交裆,用肩胛顶住他胸脯,把任原直托将起来,头重脚轻,借力便旋四五旋,旋到献台边,叫一声「下去!」把任原头在下脚在上,直撺下献台来。这一扑,名唤做「鹁鸽旋」,数万的香官看了,齐声喝采。

燕青以小扑大,借力打力,将大汉任原直托起来,借力旋四五转,并扔下台,作者以旋四五转的特点,将之比喻为「鹁鸽旋」,可见作者对鹁鸽的习性是很熟悉的。

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博鸽的形态比附,那么以上这个发型,是我心中最接近的了。况且鹁鸽眼色是深青色,所谓 鹁鸽青,一说, 宋徽宗闻金兵至,从汴梁“夜御骏骡名鹁鸽青,望睢阳而发”。 骏骡既然名为 鹁鸽青,可见 鹁鸽的青色,是常态,而孩子的头发也是黑黝黝的。

第二、 博焦发型的猜想

那么,博焦,婆焦该如何比附到博学与婆婆身上呢?况且还有“不浪儿”词汇的出现。

我们再复习一下宋人对博焦的叙述:《宋史》记载:“剃削童发,必留大钱许于顶左,名‘偏顶’,或留之顶前,束以彩缯,宛若博焦之状,或曰‘鹁角’。”

同时,我们再复习一遍课后习题的要点: 按照宋史这个定义,则博焦大致的特点为:第一、位置在脑顶前,不偏,偏的叫偏顶。第二、束以彩缯。第三,宛如博焦之状。

大家要注意,这段记录出于《宋史·五行志》,是作为服妖现象来呈现的,所谓服妖,就是在服饰风俗方面出现的不吉祥的现象,一般指妖异的现象,以及模仿外族,尤其是模仿敌国的穿着。由此, 鹁角一词来源于北族,或者并非无稽。

金元儿童形象中脑前有如鸽而横亘者 且加束缚 河南博物院藏陶俑 乐艺会资料

宋金儿童形象中脑前有如鸽而横亘者 且加彩缯束缚 网络资料

让我们继续来看南宋人记录的蒙古族的发型,称呼也是一样的,叫婆焦,婆焦,博焦,一音之转。南宋赵珙《蒙鞑备录》载元人发式:

“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囟门者稍长则剪之,两下者总小角,垂于肩上。”

故宫藏元仁宗像 三搭儿前一搭偏右

宋郑思肖《心史·大义略叙》云:

“ 鞑主剃三搭,辫发。三搭者,环剃去顶上一弯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析两旁发,垂绾两髻,悬加左右肩衣袄上,曰不浪儿。言左右垂髻,碍于回视,不能狼顾。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

可见宋人眼中蒙古人的“不浪儿”“婆焦”是整体发式的称呼,包含环剃一弯,留当前发,与垂髻三部分内容,也可见起码在宋元时期,婆焦的原形,并非只形似鹁角一事可涵盖与对应。也可以反证,中原的鹁角从词意上无法与博焦完全重合。无论从词意内涵还是字面表达都是改良的修正的。 也体现了不同时期对名物名实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