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董源山水画法有两类,“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可见他既能作水墨意笔,又长于青绿山水。今在传为董源的画迹中可略见他的小青绿手法,如《龙宿郊民图》轴。
《潇湘图》
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以平远取势构图,描摹出江南山水的秀润空灵与淡远清深。山势自卷首而起,花青运墨勾皴,渐至层峦叠嶂,愈深愈远。画面主要用“披麻皴”和“点子皴”来表现。在用墨彩渲染时又在山凹得当处留出了云霭雾气,造成迷漾淡远之感。
《龙宿郊民图》
画的是秋日江南丹碧掩映,华辇之下,歌舞升平,尽管笔法是与李思训多少有关的青绿设色,然而山顶作“矾头”,山坡用“披麻皴”,已发展了李派的体貌。
《夏山图》
构图从高远取景, 整幅重岚叠冈, 渊渚烟汀, 树木华滋、牛群放牧, 一派江南山乡气象。画中树木、山石, 全用墨点簇皴而成, 树木浓重厚实, 有葱郁繁茂之感, 山石用雨点皴法, 干笔、湿笔、破笔、浓淡相参, 极尽变幻莫测之奇。
《夏景山口待渡图》
开卷处平沙浅岸,江河横陈,小舟往来其间,山峦叠起,丛林中微露村舍,卷末沙岸延伸,垂柳成行,岸边有待渡者,展现出平远辽阔的江景。全卷用披麻皴加墨点表现山峦林木,画法与故宫所藏的董源《潇湘图》一致。
《寒林重汀图》
此图表现江南水乡风景,画下方近处以重墨擦染沙岸,细笔勾出芦荻。画面中部陂陀上寒林丛中露出村舍板桥,远方溪水对岸也绘有山丘村舍,在远处溪岸重重,延伸至画外,以湿墨擦染而出,予人以一望无际之感,是典型的董氏水墨江南风景。
结语:
董源所创造的水墨山水画新格法,当时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随,后世遂以董巨并称。
在宋代,时人喜欢的山水是李成,范宽这样“取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 的奇崛山水,构图极讲究,细节极精微,“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除了米芾、沈括外,一般论者对董巨的评价并不高。
靖康之乱,宋室南迁,改朝换代。雄壮昂扬的北方山水象个讽刺,清淡包容的南方山水里倒能聊寄余生。宋末元初的文士们重新发现了董源。汤垕认为:“唐画山水至宋始备,如(董)元又在诸公之上”。
元末四家和明代的吴门派,更奉董源为典范,明末“南北宗”论者虽然在理论上尊王维为“南宗画祖”,但实际上却是在祖述董源。元代黄公望说:“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清代王鉴说“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锺王,舍此则为外道”。董源在后世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是罕见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