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容不下功臣,常遇春去世后,为何给他的画像穿上龙袍?

2020-10-05 17:21:23 作者: 朱元璋容不下

文|飞鱼说史

嬴政攻灭六国,统一了华夏大地之后,觉得王号与自己的能力实在是太不匹配了,于是就让百官商议出一个霸气的帝号。

李斯等人商议来商议去,觉得“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所以就建议嬴政称泰皇。

嬴政听了大摇起头,也确实,这名字也忒土了些,于是自认为功盖三皇,德过五帝的嬴政就去“泰”,留“皇”,采用上古“帝”位之号,曰皇帝,还把谥号给废除了,自称为始皇帝,以后当皇帝的子孙只需要以“二世”“三世”一直往后排就行。

只可惜,秦朝二世而亡。

秦朝虽短,但制度却影响深远,尤其是加强君主集权的那一套做法,却被后世皇帝们所效仿。

比如说,皇帝用的东西,臣子不能碰,皇帝穿的东西,臣子不能穿,甚至臣子住的房子都不能比皇帝高等等。

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所以只能他们自己享用的东西还被冠以特殊的名字,坐的椅子叫做龙椅,穿的衣服则被称为龙袍。

如果臣子胆敢往身上穿龙袍,那就是犯上作乱,要被砍头的,当然也有些臣子想要当皇帝时,往身上穿个龙袍,不用言语,大家就已经心知肚明。

就像那个被臣子“要挟”,不得已披上龙袍的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一个贤明的例子。

所以,龙袍可不是一般人就能穿的,穿得好能名流千古,穿不好那就要脑袋搬家,对于权力欲极强的帝王来说更是如此,即便是家里藏着都不行。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便是这样的一位帝王,他也根本容不下功臣,但常遇春去世后,朱元璋为何给他的画像穿上龙袍?

我们一起来看。

朱元璋:朕只能和你们共甘苦,同富贵不是你们该想的

朱元璋能得到天下,称得上是偶然中的必然,偶然指的是他为了果腹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后来又成为了起义军的头头,必然指的是朱元璋有了人马之后,笼络了一大批能打仗的将军,并且一步一个脚印打垮了各路势力。

明初开国功臣排得上号的大概有三十多位,但是最终得到善终的却寥寥无已,大多数人都不得善终,而刽子手便是朱元璋。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整日里都在想着如何让江山一直姓“朱”,最终他得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武将太秀的不能留,功劳太大的不能留,自己信任的文臣也不能留,总之一句话,凡事有权的,凡是有兵的,不好意思,都不能留。

于是乎,这些功臣,就一个一个成为了朱元璋砧板上的鱼肉。

为了给这些功臣按上一个罪名,朱元璋也是费了心思的,不惜整出了四大案件,每次案件被牵扯到的人都非常多,仅仅蓝玉案中被牵连到诛杀的人,就达到了1.5万,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数字,甚至比在一次打仗中的阵亡人数还要多。

所以,朱元璋与臣子只能同甘苦,而不能同富贵,当然这也是皇帝们的一个通病,仔细想想能与臣子同富贵的皇帝,或许只有秦始皇和唐太宗了。

常遇春:我去世的早,有本事我活着的时候赏给龙袍穿穿

明初的开国功臣中,得到善终虽然不多,但还是有,比如说汤和,在四方都平定之后,就选择了交出兵权,解甲归田,回到老家安分守己的过日子,不再参与政事。

后来朱元璋还是不放心汤和,觉得他在自己列出的必除名单里就去探望他,但这时候的汤和已经快70岁了,再加上中风,眼歪口斜,躺在床榻上,连生活都几乎不能自理了,朱元璋见此情况,实在不忍心再痛下杀手,就放过了他。

常遇春是另外一个得到善终的功臣,但他的情况和汤和不太一样,因为常遇春去世的早,而且是突然去世的那种,正如《明史》中所记载:

(常遇春)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太祖闻之,大震悼,丧至龙江,亲出奠,命礼官议天子为大臣发哀礼。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