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遗产【孔子为何重视诗教?】孔子教育儿子伯鱼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实际上,这是孔子依据西周以来《诗》与礼共生互动现象,对《诗》礼传家文化现象的精辟概括与科学总结。孔子进行《诗》教,更注重对学生君子品格的培养。今存《诗经》三百零五篇,多言君子应该有信实温厚之玉德:《殷其雷》之“振振君子”,《雄雉》之“展矣君子”,《伐檀》之“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小戎》之“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等等。孔子等人之所以强调《诗》礼教化,是因为《诗》是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又是礼的核心内容,三者合而为一,强调德教,注重个人修养,提倡君子品行,倡导友好往来,崇尚和谐社会。重要礼仪场所,如果不能赋《诗》言志,行礼就会出错;行礼无乐配合,就显得呆板无味;行礼品德浅薄,就显得虚伪造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