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庙号仁宗,死后却让五位后妃陪葬,是否配得上仁字?

2020-10-06 18:23:24 作者: 朱高炽庙号仁

1368年,朱元璋剪灭群雄,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之后,派遣常遇春、徐达北伐驱除蒙古人,随后用十多年的时间恢复了大部分疆域,建立明朝的朱元璋开始恢复华夏衣冠,各种典章制度。

但是朱元璋仍然以元朝的继承者自居,他承认了元朝的地位,部分典章制度也是延续元朝,譬如元朝最后一个皇帝死后,朱元璋给他谥号为顺帝,意味顺天应人。

因为当初元朝、金朝、辽朝等朝代都蕃汉合一,有很多野蛮而又残忍的制度,朱元璋在承袭元朝旧制的时候,不可避免的采用了一些野蛮制度,其中就有人殉制度。

在远古时候,逐渐因为贫富差距来看,贵族产生之后,人殉制度就出现,可以视为人殉制度随着贵族一起出现的,而且因为礼制的健全而衍生出一整套的殉葬制度。

在夏商周三代,人殉制度升级成国家的重要活动,战国时期,随着儒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的出现,野蛮的人殉制度有所遏制,再说人毕竟是生产力,在古代生老病死非常频繁的时候,一个成年人的作用就非常大,战国时期征战频繁,人口大量非正常死亡。

残忍的人殉制度开始慢慢式微,代之而且的是陶俑、木俑,譬如秦始皇陵墓里面大量的兵马俑就是例子。汉武帝时期,儒家正式成为国家正统学说,他们推行的仁也加速了人殉制度退出历史。

但是五代以后,中原力量衰弱,边关相继又契丹、女真、蒙古、党项人崛起,随着他们入主中原,不仅带来了草原的游牧文化,还再次带来人殉制度,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后,述律后就给他殉葬一百多大臣,还把自己一只手也放进太祖墓。

此后,辽金元等政权皇室皇帝死后多有后妃殉葬,朱元璋把这一制度完美的继承过来,他死后共殉葬38个嫔妃,成祖殉葬16人,而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有三十余人。说明朱元璋父子都差不多,他们生前妃子众多。

但是,到了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的时候,因为他妃子不是很多,所以陪葬的比较少,只有五个妃子殉葬,分别为:贵妃郭氏、淑妃王氏、丽妃王氏、顺妃谭氏和充妃黄氏。这一些人都是入宫之后没有子嗣的人,其中谭氏是自请殉葬,其他的都是被逼死。

明朝殉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对于没有子嗣的后妃都是逼死或者从其志自愿而死,对于有子嗣的后妃都留下,但是如果自愿殉葬,即使是皇后,也没有人拦着,那就是例外。1464年,明英宗临死前下诏废止了殉葬制度。此后明朝的帝王都没有拿活人殉葬。

和父祖比起来,给明仁宗殉葬的人相对来说少了很多,但是这位庙号为仁宗的皇帝用活人殉葬,肯定不符合仁这个庙号,相对比一下,第一个有仁宗庙号的宋仁宗不肯枉杀一人,死后连辽国街市的人都号啕大哭,如丧考妣,有如天壤之别。

当然,明仁宗也不算残暴不堪,一无是处,他当皇帝时候很短,不过十个月,年号洪熙也仅仅一年,任内平反了方孝孺、建文帝时期的旧臣冤案,为仁宣之治开了个好头。对比其他明朝皇帝,算是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