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的维护
胡须和尊严有着不解之缘。《孝经》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就是说在注重孝道的古代,保全须发属于最基本的孝道。有了伦理经典的撑腰,给男人蓄须提供了光明正大的理由。
进入秦汉,有一种刮胡须的“耐刑”,它是比剃掉头发的“髡刑”轻一级的刑罚。《说文解字》指出:“耏(“耏”通“耐”),罪不至髡也。”东汉学者应劭给《汉书》作注时,也认为:“轻罪不至于髡,完其耏鬓,故曰耏。”用剃除胡子作为惩罚措施,凸显了胡须的尊贵地位。
《南史·褚彦回传》中,山阳公主刘楚玉对南齐开国元勋褚渊说:“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此处用“须髯”等同于男子的尊严。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特意蓄起了胡须,展现出“身可危志不可夺”的爱国情操。胡须有了尊严的加持,其精神价值更为可贵。
文化的积淀
别小看胡须,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唐初,名将李勣突遭暴病,药方中必须用须灰做药引。唐太宗闻讯,剪下自己的胡须和药。李勣病愈后,叩谢唐太宗。唐太宗却说:“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两人深厚的君臣情谊传为千古美谈。
一次,北宋名相寇准吃饭时不慎将汤汁沾染到胡须上,一旁的参知政事丁谓急忙上前拂拭。寇准反感丁谓的行为,斥道:“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一番话说得丁谓羞愧难当,从此留下了“溜须”的典故。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一日,王安石和王珪上朝议事,有虱子爬到了他的胡须上,神宗见状,笑而不语。散朝之后,王安石问王珪“上笑之故”, 王珪如实相告,王安石急忙叫随从把虱子捋走。王珪急忙阻止说:“屡游相须,曾经御览,未可杀也,或曰放焉。”须虱让“拗相公”有了另类的解读。胡须给传统文化平添了几分别样的风采。
步入近现化,统治者用微笑代替了蓄须,以期获得民众的青睐。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意识到蓄须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满脸胡须看来显老,因此,人群中难觅“胡须哥”了。一把长须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封印在过去,期待有将来。
作者:计白当黑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陈洪兰《胡须——男子汉特有的标志》
【2】陈运舟《古人重视胡须》
【3】刘志伟《“胡须”:魏晋“英雄”权力意志异化的象征符号》
【4】吴兢《贞观政要》
【5】脱脱《宋史》
【6】褚人获《坚瓠集》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