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偃师的北部,邙山穿越而过,其中最高处就是首阳山,“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意思就是当早上日出刚开始的时候,这里总能第一时间迎来晨光,意思就是首阳之山。不过首阳山真正天下扬名,则是因为商周之际的两位王子,由于他们在这里隐居,坚守君臣之道,而被天下称颂,才使得首阳山成为贤者隐者都向往的地方。
据说在商朝末年,在北海之滨有一个小国,名叫孤竹国。当时孤竹君有三个王子,伯夷为长子,叔齐是三子,和当时昏庸残暴的商纣王相比,这两位王子都非常贤明,深受国人的爱戴。到了孤竹君晚年的时候,当时要传位给下一代,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后来孤竹国君死了,按照当时的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国君的位置应由叔齐来作。”于是他就放弃君位,逃到孤竹国外。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如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也逃到孤竹国外,结果在国外遇到了大哥伯夷,于是当时的孤竹国只好立中子继承了君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夷齐让国的美谈。
当时的孤竹国位于殷商的北方,大体上位于如今河北东北和辽宁西部一带,离开了国家的伯夷、叔齐并没有投奔当时位于中原的殷商,大概是因为的商纣王实在是不值得投奔,他们两个人听说当时在殷商的西部,有一个周的国家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于是就打算前往投奔西周。结果他们还没有走到西周,就遇到了西周武王率领的伐商大军。他们虽然对殷商也不满,但是对于伐商的西周更加不满,于是他们觐见周武王,叩马而谏说:“父死不埋葬,就动起武来,这能算作孝吗?以臣子身份来讨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武王的卫兵要杀害他俩,军师姜尚劝解说:“这是讲义气的人呀,不要杀害他们。”就把他俩扶走了。后来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血流飘杵,由于商纣王阵前的奴隶兵倒戈,周武王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灭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
当武王伐纣成功的消息传到伯夷叔齐时,伯夷叔齐认为这种做法太可耻了,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但是当时各地都属于周朝了。他们就相携着到首阳山上采薇菜吃。在采薇菜时,他们还唱着歌说:“上那个西山哪,采这里的薇菜。用那强暴的手段来改变强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这样作算是对呀?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那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于是就饿死在首阳山之上。伯夷、叔齐独行其志,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以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名人,包括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帝王将相纷纷以各种形式歌颂、褒扬伯夷、叔齐,其中最为称颂的就是孔子。
当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立即回答说:“古之贤人也。”又问:“他们对所作的事不觉得后悔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仁,没有什么后悔的。”后来又进一步的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如今称之,其斯之谓与。”原来伯夷叔齐的行为正符合儒家的价值观。儒家认为,人生价值不在于你能获得什么功名利禄,而在于你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在后世对你的评价中来体现人生价值,这就是所谓的留名千古。所以孔子强调说:“伯夷叔齐……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贤而能若是乎!”
到了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伯夷单独列传,给予高度评价:“伯夷 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尽往归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兴兵伐纣,二人叩马而谏,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手下欲动武,被姜太公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后来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