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就是孙太后,但据《明史•后妃列传》记载,孙太后并没有子嗣,而是悄悄地抱养了其他妃子的儿子据为己有,这是为何呢?
原来这是和朱元璋立下的一项制度有关,那便是野蛮的“殉葬制”,殉葬制最早起源于殷商时代,那时候是奴隶社会,讲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奴隶主死后,奴隶们也要跟随一起陪葬,随后的周、秦也延续了这一制度。到了汉、唐逐渐演变为了陪葬制度,但自两宋以来,因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先后入主中原,将人殉制度又带回了中原。明朝建立,朱元璋也确定了“殉葬制”这一项制度,当时殉葬的主要是后宫嫔妃们。
根据规定,皇帝一旦驾崩后,在皇帝生前的众多妻妾中,除了皇帝的嫡亲和继承者的生母能够幸免于难外,其他嫔妃都要殉葬,无论你入宫多久。上行下效,这种殉葬的风气甚至影响到了民间,王公大臣们也是有样学样,甚至还出现了嫡妻殉葬的风气,比如秦愍王妃、卫恭王妃等,都是以嫡妻的身份陪葬生前的藩王们。
太后孙氏,是山东人,天生丽质,因宣宗外婆彭城伯夫人的多次举荐,得以入宫,此时的孙氏年龄还是很小的,成祖便要宣宗的母亲张氏教导其宫中礼仪,为日后成为宣宗的妃子作准备。永乐十五年,时为皇太孙的朱瞻基大婚,但让孙氏意外的是,成祖选了济宁胡氏为皇太孙正妃,而悉心培养的孙氏却只能为嫔,这样也为日后孙氏的宫斗埋下了伏笔。
孙氏先后历永乐、洪熙两朝,亲眼目睹了殉葬制之残忍。在明初,殉葬制的执行是非常严格的,除了皇后或者是太子的生母都很难幸免,明仁宗的郭贵妃便是最好的例子,贵妃在明后宫中是仅次于皇后的二号人物,并且还为仁宗生了三个儿子。有地位,有子嗣,但只因自己不是皇后,自己的儿子不是太子,郭贵妃没能幸免于难,还是被选入了殉葬名单。
宣宗继位后,胡氏作为正妻自然成为了皇后,而孙氏却只成了贵妃,其实朱瞻基更加宠幸孙氏,也更希望孙氏做皇后,但胡氏是成祖钦定的太孙妃、仁宗钦定的太子妃,成为皇后自然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即便是身为皇帝的宣宗也不能轻易改变。
鉴于大明的殉葬制,身为贵妃的孙氏唯一的一线希望便是赶在众妃嫔之前为宣宗诞下子嗣,然后凭借宣宗对自己的宠幸,让自己的儿子以庶长子的身份成为太子,但无奈孙氏的肚子并不争气,没能为宣宗诞下子嗣,孙氏是急不可耐,恰巧此时宮中有宫人怀了宣宗的孩子,孙氏知道后,便秘密运作,将宫人之子据为己有,这便是日后的明英宗,孙氏的确有手段,这件事做得是滴水不漏,至今关于明英宗的生母仍然是个谜,而明英宗也是临死前才知道孙氏并非自己的生母。
有了儿子,孙氏在宫斗之中又占了上风,得知孙氏为自己诞生了第一个儿子,宣宗是高兴的不得了,下令减免赋税。而接下来是要让这位“庶长子”成为太子,大明祖制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如何让朱祁镇成为太子是当前最大的问题。
好在宣宗和孙氏是一伙儿的,有了宣宗这个强有力的靠山,孙氏是如有神助,当时宣宗和孙氏面临的有三座大山,分别是胡皇后、宣宗之母张太后、以三杨为首的朝臣。
胡皇后为人温良谦让,心里也早就明白宣宗和孙氏的心思,更何况宣宗不宠幸自己,自己也没有子嗣,胡皇后自知自己没有太大的希望,于是主动向宣宗打报告,请求立庶长子朱祁镇为太子,并请辞皇后。第一座大山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攻破了,但因为此时时机并不成熟,宣宗并不允诺。
宣宗之母张太后是大明难得的贤后,被称为“女中尧舜”,由于胡皇后的请辞,朝中一些见风使舵的臣子已明白圣意,纷纷上书请求立朱祁镇为太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宣宗开始找张太后说情,张太后对这事心知肚明,自然是她的好儿子干到好事,但张太后也是非常宠溺这个儿子,知道宣宗决定的事是很难改变的,于是也就勉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