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句话:“学史可以明智。”说通俗一点,学习历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变得更聪明。
回溯三国历史,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一件蹊跷事——在刘备去世后,蜀汉各地动荡,益州豪强更是联合孟获等人发动叛乱。然而直到两年后,诸葛亮才发动平定南中的战役,为什么会等这么久呢?这就和今天子渊要和大家介绍的任务有关,他就是蜀汉文臣王连。
客观而言,三国时期多猛将,能够留名的文臣可谓少之又少。然而一个政权的建设发展必然是离不开文臣的,没有文臣,粮食和兵源都不知道从何而来。王连虽然声名不显,却是蜀汉的一大能臣。王连老家本在荆州南阳郡,刘璋治理益州时,王连离开家乡来到益州,担任梓潼县令。后来遇上刘备从葭萌关起兵,准备攻打成都,路过梓潼时派人劝说王连投降,然而王连却宁死不屈,死活不肯打开城门,刘备为他的忠义感动,也就没有再为难他。
刘璋投降之后,王连这才跟着投降刘备,他先是出任什邡县令,不久又转任广都县令。由于王连头脑聪明,在任期间表现优异,而且政绩良好,很快就被擢升为司盐校尉,管理蜀汉盐铁经营,要知道在当时,这个职位可是掌握了政权的经济命脉,刘备对其信任程度可见一斑。好在王连没有辜负刘备信任,依然表现出色,后来因功升任蜀郡太守、兴业将军,加封平阳亭侯,为蜀汉积累了大量资金。
更值得敬佩的是,王连不仅有才华,还有很强的识人能力和博大胸怀。在他为官时期,他选拔出一批优秀人才,像吕乂、杜祺、刘干等人,都曾是王连手下,这些人后来都成绩斐然,能够独当一面,比如吕乂做到尚书令的高位,而杜祺、刘干官都担任过太守一职。
回到文章开头,王连为何要劝诸葛亮两年后再平定叛乱呢?王连当时担任屯骑校尉兼丞相长史,负责协助诸葛亮处理各种要务。当诸葛亮听说南中地区有叛乱时,立马准备率兵亲征,王连得知其想法后却劝阻说:“南中乃蛮夷之地,地方偏僻,瘟疫横行,您作为蜀国栋梁,一旦亲征,无异以身犯险,则蜀国也将处于危险之地。”王连的言下之意,就是说诸葛亮亲征太过冒险,应该派别的将领前往处理。
不过诸葛亮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领兵出战,所以仍然执意要亲征。王连接着又是恳切劝谏,每次诸葛亮萌生亲征的想法之时,他都会耐心劝阻,这才使蜀汉大军平叛的时间一拖一拖。而这,也使经历夷陵惨败的蜀汉政权得以休养生息,国力和人口都有所恢复。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王连病逝,诸葛亮下定决心亲征,率领数万军队杀往越嶲郡,不久又直捣益州郡,成功消灭雍闿和孟获的军队,并在年底班师回朝。
站在王连当时的立场,他很清楚丞相诸葛亮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有多么重要,也知道蜀汉需要休息。在他看来,南征并不算什么大规模战争,可以放心让属下前往,也能趁机锻炼一些年轻将领。如果由诸葛亮亲征,堂堂丞相深入不毛之地,不仅会遭遇危险,还显得“小题大做”,其余势力可能蠢蠢欲动,而且长此以往,蜀国大小事务都依赖于诸葛亮一人的情形将会更加严重。这也是正是王连为什么劝阻诸葛亮的主要原因,蜀国假如再不培养骨干力量,诸葛亮一倒,蜀国就彻底亡了。事实上,他的直觉并没有错。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人联系,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