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这是朱元璋为了防止权臣整古作怪而设定的遗训,然而此后则成了朱棣起兵“靖难”的理由,毕竟这里头有一个条件:即“清君侧”需要建文帝先召唤藩王,藩王才能够起兵,且成功铲除所谓奸贼后必须五天内离开,因此朱棣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公元1402年,建文帝下落不明,而朱棣则凭借藩王之身晋级成功,明廷的大统血脉也由太子朱标转变成了燕王朱棣一脉。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也是极为不错的,创下了“永乐盛世”,但不免还是有些遗憾,毕竟朱标一脉更为和顺,休养生息无疑更为合理。
建文帝朱允炆乃是朱元璋的皇太孙,是太子朱标身陨以后的官方继承人,也正是如此,朱家骨肉相残、同室操戈,四年的靖难之役光是参战损失就高达几十万,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事实上,就连朱元璋也高度夸赞朱棣最像他,文韬武略皆通,那么,为何朱元璋就是不看好朱棣而是将大位交付给乳臭未干的朱允炆呢?
在这儿就要提及太子朱标,也就是朱允炆的父亲,这位从小就受到朱元璋悉心栽培的太子可谓是指日可待,地位更是稳如老狗。朱标在世之时,支持者众多,这里头便多少朱元璋起家的“淮西勋贵”,蓝玉更是“知己”。
事实上,这些也是朱元璋所刻意培养的,目的就是为了此后继续北上剿灭北元残余势力,然而朱标的英年早逝终究辜负了朱元璋的重望。
朱标在时,压根儿没有朱棣什么事,即使朱标不在了,朱棣也不在考虑范围,这里头依旧是朱标的缘故。朱标虽亡,但还有儿子,这余下的下属们自然不会放弃这一机会而重新转投他人,因此朱允炆背后不仅有皇爷爷朱元璋撑腰也有着一大帮勋贵。
不过由于淮西勋贵过于强悍了,朱元璋为了皇太孙考虑,此后又剪除了诸多蓝玉等功臣,但朱允炆依旧有着巨大优势。如徐达之子徐辉祖,虽说是朱棣的大舅哥,但依旧是朱允炆的坚定支持者,是南军难得的将才。
武将如此,文臣同样如此,如方孝孺等便是。事实上,作为正统,朱允炆一方向来就优势多多,仅兵力而言,南军百万之师就远胜于燕军的三十万,更别提燕军资源不过是北京一带。因此,朱棣的支持率并不高,又怎么可能会被看好呢。
自古以来就讲究名正言顺,朱棣非嫡长子的身份就显得十分尴尬,更何况第四子的身份怎么也轮不到他(虽说二子、三子早于朱元璋逝世,但1392年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的时候还在世)
虽说古时有着“立嫡立贤”的争议,但显然嫡长子制度更为牢固,明廷的言官系统在这一方面便是一大力量。万历年间,国本之争便僵持了十五年,福王朱常洵即使受到万历宠爱也最终无缘大位,而这也是万历三十年不上朝的一大缘故。
这些朝廷大臣以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而拥戴皇长子朱常洛,虽说朱元璋比之万历朱翊钧要果敢坚毅,但打破历来的规矩却也牵扯了诸多力量,得不到臣民拥护的太子还不如皇太孙呢。
另一方面,朱元璋并非不知道自己晚年时期的大动干戈,但为了皇太孙的稳固也只能如此,而朱棣显然是同一类人,因此朱允炆的确立无疑也是一种安抚。然而,朱允炆的犹豫也导致了败北,朱元璋剪除了蓝玉等人却也忘了“家贼难防”,而这只有后世人才能看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