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惊艳的一首梅花诗,寥寥14字,清绝出世,艳冠古今

2020-10-12 07:35:06 作者: 史上最惊艳的

杭州有湖,名西湖。

西湖有山,名孤山。

山中有隐士,名林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放怀山林,一生不仕。

林逋有梅花诗,寥寥14字,清绝出世,艳冠古今。

“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是为《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梅花自是有风骨,凌寒而放,不同于群芳,必要在草木葳蕤的春日,争个高下。

在百花凋零的冬日,唯有梅花傲立枝头,迎霜斗雪。或如女子琼脂般艳丽,或凝霜皓雪般皎皎,将整个小园的风光都占尽了。

一“独”一“尽”间,将梅花的幽贞之姿、凌寒之质描摹得淋漓。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是林逋千古流传的两句,也是吟咏梅花的绝唱之作。

在朦胧的月色下,诗人在园中漫步。但见那梅枝疏疏落落,在水面上映出清浅倒影。周遭一片静谧,诗人正凝眸间,鼻端忽闻到丝丝缕缕的幽香,一阵一阵,似浮动在心间。

”疏影“写梅之骨,”暗香“书梅之韵,“横斜”传其妩媚,“浮动”见其款款而来的风姿。

清冷月色,静谧园间,梅影疏淡,梅香缕缕,这无边撩人的景致,怎不让人生出无限美的情思?

据说林逋的这两句诗本是对前人江为残句的化用,“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短短两句,无前文铺陈,又无后文照应,且既写竹,又写桂,最后反而既没能写出竹的风姿,又无力描出桂花的清韵,终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而经过林逋的一番点染,仅仅是变“竹”为“疏”,更“桂”为“暗”,境界便已然大有不同了。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点铁成金”了吧!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如果说颔联两句是正面着眼于梅花本身,那么颈联这两句则就是从侧面烘托了。

“霜禽”指的是羽毛为白色的禽鸟,但是大家一般都直接把它理解为白鹤。在这里,“霜禽”、“粉蝶”都被诗人赋予了人的情思。

你看啊,那白鹤喜爱梅花简直到了极点,以至于它还没来得及飞下来赏梅,就已迫不及待地要先偷看梅花几眼。

那夏日里流连花丛的粉蝶,如果知晓了梅花的美丽,恐怕也是要为之而断魂了呀!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结尾两句,原本作为描述主体的梅花一变而为客体,成为了被欣赏的对象。而一直藏在叙述背后的诗人,款款走了出来。

简单地说,就是前面六句,诗人都是在借物抒怀,而在最后两句,诗人则开始直抒胸臆。

他说,似梅花这般出尘绝艳、不同流俗,我应该庆幸自己可以吟咏诗句来与梅花亲近,而既不需要拍檀板歌唱,也不必用金樽饮酒来助兴。

整首诗都围绕着梅花展开,写梅花凌寒的风骨,写梅花清雅的风韵,而在对梅花的咏叹间,也传达出林逋自己清高淡泊、不慕名利的人生志趣。

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

所谓知己者,得一人可胜百人,得一日可喻千古。

菊花以渊明为知己,渊明又何尝不以菊花为知己;梅以林逋为知己,林逋亦是觉得茫茫世间唯有梅花最能明了他的心意的吧。

人生能得一知己,便是大幸,人当得,花儿为什么当不得?

史书上说,林逋有大才,通晓经史百家。有人劝他去做官,却被他谢绝了。只因他曾说过:

“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得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我的志向并非功名富贵,唯有那青山绿水与我淡泊的情怀最为相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