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文人为何不想去做官,潜心钻研文学,而是成为一条咸鱼?

2020-10-12 14:05:03 作者: 魏晋时期文人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就是九品中正制,这虽然在当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政权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但其消极影响却是非常久远的。

所以我认为九品中正制的逐渐发展,刺激了文人隐逸情怀的发展,进而推动了隐逸文化的发展直至成为魏晋文化的主流。

九品中正制的出现本质上就是因为当时的政权并不稳固,需要缓解中央政权与各个世家大族的关系,由当时的大臣陈群提出了这个制度,并一直延续下去,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让文人能够进入朝廷所设立的制度。

随着一朝一朝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越来越死板、固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的现状,面对这样的情况,文人们在最初的时候也努力过,但是皇帝给的回报并不足以让这些寒门士子冰冷的心给温暖过来。

统治者的心思,那些文人们也不是看不懂,有的人干脆就不去刺激皇帝了,苦读十年,最后就是为了发展自己的文学,说来也可笑,更多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选择了不让自己为难的环境,那就是隐逸,去深山追寻自然的乐趣,可比在乌烟瘴气的朝堂中好得多。

九品中正制的繁荣发展,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越加严重,文人没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看清现状的文人们就不再去朝廷做官了,转而去寻求自己的文学理想,隐逸之风发展旺盛,文人在隐逸的过程中也创作了不少有关隐逸的文学作品。

例如最有代表性的建安七子,其中以阮籍和嵇康最为有名,这些作品流传到世俗之内,让隐逸文化的萌芽有了发展的动力,所以我认为九品中正制的繁荣发展刺激了文人隐逸情怀的发展,有关隐逸的作用也就更加多了,隐逸文化也传播开来了,成为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主流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三、佛教的大肆发展,促进了隐逸玄学发展

佛教在中国古代不断发展,与中国本土文化进行碰撞,保留了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留在古代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所留下的碰撞文化就是与隐逸文化的发展和交融。所以我认为佛教的大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隐逸玄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魏晋时期,玄学开始兴起,受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潮影响,当时的高士名流隐逸成风,代表人物是竹林七贤,再加上佛教教义与玄学中的意趣相似,因而就受到了各方隐士青睐,隐逸与佛教交涉更甚。

例如陶渊明与高僧慧远同居庐山留下"虎溪三笑"的美谈;谢敷深隐太平山,却笃信佛法爱好注经等。这些隐逸之士与佛教进行了大量的交涉,融合程度也更高。

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已经是发展到一个文化高峰了,那时候越来越多的人都十分认同佛法,有的人还依照佛法对自己进行了洗礼。

例如在《魏书·逸士传》中记载了冯亮好佛,不但被召讲佛经,死后也按佛教方式燃灰起塔归葬,如此便可以看出当时佛教的盛行,而佛教中包含的隐逸思想也就自然而然地传播开来,隐逸玄学也成了文人们思想的宠儿。

佛教的大肆发展,因其带有的隐逸文化与中国本土的隐逸玄学相结合,更适合文人们的心理,越来越多的文人意识到自己的另一归宿,那就是隐逸,因而隐逸之风盛行,有了文人们的支持,隐逸文化何愁不能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主流呢?

四、农业思想质朴,推动了文人对自然的向往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古代也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要发展经济,百姓们习惯于男耕女织的安稳生活,而在这样的经济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也是安土乐天,崇尚自然和强烈的生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