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点心演变史

2020-10-09 17:23:46 作者: 中华点心演变

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节日就与食物密不可分。如,元宵要吃汤圆,端午要吃粽子,中秋要吃月饼。这些食物在古代称为“小食”,所谓的小食,就是如今的点心。

一块点心就是一个时代历史的缩影。点心的演变史,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史。

炎黄时期

祭祀文化产生,为点心用于祭祀创造了精神内核

炎黄时期,祭祀文化产生。每年的收获时节,部落族群聚集在一起,篝火欢腾,拿出一年里种植收获最好的五谷祭祀神农大帝。寓意着上天赐予人们丰厚的收成,人们用五谷报答感恩。这样“礼尚往来”的习俗,甚至可以是说“华夏民族,礼仪之邦”精神核心的由来。后来, 点心就演变成了这种精神的具象化“物件”。含蓄的中国人,用小小的点心祈求上苍,描绘美好,传递祝愿。

炎帝像(上图) 祭祀用的五谷(下图)

夏朝

手作祭祀品产生,为点心用于祭祀创设先驱

夏朝,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手作祭祀品产生。

考古发现,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可见礼仪制度随着世袭制的 产生,不断地发展完善,祭祀的物品从最初的五谷、牺牲等自然产物,向人工制造产物演变。现在的人们依然有祭祀祖先、祈寿增福的礼仪传统。所不同的是由模具制作完成、富有寓意的点心替代了最初工艺繁杂的人工铸造礼器,成了礼制祭拜中的重要角色。

商朝

模具化生产方式出现,为模具应用于制作点心贡献了智慧

商朝占卜祭祀盛行,青铜器作为祭祀用品大量出现。考古发现青铜铸造以模范失蜡法为主。原本工艺繁杂的青铜器通过标准的模范得以大量的复制和加工。可知在商朝,以模具来制造批量产品,已经成为生产力的重大突破。

由此,我们猜想祭祀中广泛使用的牛羊牺牲或是制作繁杂的祭祀物品,有可能也是釆用 了同样的“模具塑形方式”加工完成。这种模具加工生产方式的产生是中国文明进步的 表现,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创新与突破,充分彰显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后来,模具在 点心制作中的应用,便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延展。

周朝

和合文化萌芽,为点心用于伴手礼创造前提

在追求人与人的和谐礼仪上,孔子给我们做了极好的表率。

据传孔子当年为了向老子请教周礼,以大雁敬奉。用“雁行有序“象征着礼教,表示对老子的谦恭。老子知其意,说:“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 送子以言。”老子给孔子的回礼是一些教诲的言辞。由此可见,早在周朝“礼尚往来”的和合风范已经被高度重视。

孔子拜老子的汉画像石拓印。孔子当年拜访老子 时,手提礼物来表示对长者的问候,可见手信是中国自 古以来访友邦客的必备品。

千百年来,中国人始终信奉“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合家欢乐、和合统一”。后来,人们在重要的节日用点心祭祀祈福,就是追求人与上苍之间的“和合”,又用点心互表心意,就是在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合”。

春秋时期

点心雏形出现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追求食物的精细化制作。孔子所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描绘了当时的情景。《楚辞·招魂》:"柜枚蜜饵有侏徨。”可见饮食精细化制作的产物。有学者认为,这种食物就是中式点心的雏形。至此,承载着祈求上苍赐福、传递祝愿心意的中式点心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秦朝

统一度量衡,为点心制作提供材料称量标准

秦统一六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使“标准化”成为社会物品流通的核心,为点心制作材料的度量提供了准则。此外,点心还被收入指导先秦国家行为准则的经典古籍《周礼·天官》:“第人羞笹食,腹饵粉粢。”这里所说的模就是指炒米粉或炒面。饵为糕饵或米饵的总称。粉粢是以米粉或米为原料制作的食品。这是在我国史料中第一次出现关于点心的记载。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