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章狂人”乾隆皇帝:朕只要看上就要盖,并且盖得停不下来

2020-10-12 22:44:44 作者: “盖章狂人”

古往今来,风雅之士见到名作名画,留下墨宝点评一二,完了再盖个章表明自己的身份,这也无可厚非,正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也算是一种雅趣了。但凡事皆有例外,比如大名鼎鼎的乾陵皇帝,在人过留名这件事上,他不仅没有留下美名,反而被后人戏称为“盖章狂人”。

众所周知,我们这位爷在字画鉴赏这一块还是有一定水平的,他很清楚一幅好的字画应该讲究留白,这是意境。可在留白这件事上,乾隆对别人和对自己那是天差地别的双重标准。在字画本该留白的地方,乾隆盖一个章还不够,过一阵子又拿出来看时,再盖那么几个章印,一直盖得密密麻麻,弄得跟那拔火罐似的 。

至于怎么个盖法,办公时盖章瘾上来了,盖那么几个也还说得过去,但是出去玩也不忘盖章。乾隆一生去过很多次江南,长途旅行为了打发时间,就把宫中收藏的书画全部带在身边随时把玩,看得高兴了就盖个章。如果路过了画中的景点,他会打开画卷来印证一下画的像不像,如果画的像就多盖几个章。

《人骑图》

元代画家赵孟的《人骑图》构图简约清晰,一人一马,表现文人含蓄、儒雅和沉稳的个性。此图原本的各种图印布局相得益彰,可被乾隆爷在马头上方题诗盖章后,这头上飘来的几个字怕是让骏马有些弹幕恐慌。

《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本该留白的地方被密密麻麻的盖了几十个章,在祸祸了老子的书法后,以顺藤摸瓜的手法,接着把魔爪伸向了儿子王献之,而且似乎更惨。王献之的《中秋帖》一共才写了30多个字,可是乾隆爷就盖了80多个章。

《中秋帖》

《上阳台帖》是诗仙李白传世的唯一真迹,用笔是纵放自如,奇趣无穷,但是落入乾隆之手后,硬是被整俗到仙气荡然无存。然而这些还只是几幅比较出名的字画,实际上在清朝的皇家收藏当中,还有许多数不胜数的名画名贴没能逃过被盖章的命运。

《上阳台帖》

到乾隆年龄已经很大的时候,估计也意识到了以后可能连印章都拿不动了,还很伤心的在著名的《富春山居图》最右边亲手写了一行小字“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以后即使再打开这幅画来赏玩,也没办法再盖章留名了。

《富春山居图》

像乾隆这么个盖法的话,他要准备多少个印章呢?据史书《乾隆宝藏》的记载,乾隆的印玺有1000多方,另外还有720方未收录。这些印章之中还有很多都是成套的,一套就有几十方甚至上百方。比如 “元音寿牒”组印,是乾隆八十大寿的时候,大学士和珅进献的。光这套印章就有240方,其中带有“福”字的120方,带有“寿”字的120方。

元音寿牒

有本书叫做《清代帝后玺印谱》,专门记录清代皇家专用印章,里面提到了,在乾隆拥有的1000多方印章里头,他平常拿出来用的就有500多方,这其中大多都是一些书画鉴赏专用章,所以哪怕在一幅字画中乾隆盖的再多,也找不到一个重样的。当然这500方中也有冷门和热门,被乾隆使用最频繁的八个印章,如“御书房鉴藏宝”“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等合称“乾隆八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