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有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不到学生努力想但仍然想不透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时,也不要去启发他。这句话给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启示是:面对问题,必须让学生先想,想到糊里糊涂,想到似是而非,想到似懂非懂,这时,再加以适时、适当的开导。学生对问题已经想明白了,就让他去努力地说,一直说到他实在表达不清时给予一点启发,以完善他的表达。由此可见,古人的教学方法是由问题为导向,先让学生去思考,直到对问题有比较明晰的认知后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在关键的环节上加以启发。
这使我想到了电视剧《布袋和尚》的情节:小和尚学于布袋和尚,常有许多问题问师傅,布袋和尚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先自己去想,想明白了再来告诉我。是啊,从提出问题到想明白,学生要经历多长的痛苦的思考过程啊!然而,就在这想的过程中,学习者的各种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重温古人的教学思想,再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有落后于古人的感觉呢?
一、满堂灌演变成满堂演。
批判完满堂灌,又来了满堂演。听了一节北京来的老师的送教下乡课,从头到尾,老师“吹弹鼓轧、吟诵逗唱”无不尽其所能,一堂课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的发言却寥寥无几,除了卖弄,还是卖弄,这样的课堂,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师倾尽毕生所学,学生所得微乎其微。
二、师问生答犹如行云流水。
有的课堂,老师把教学目标分解成许许多多的小问题,学生在这些坡度极小的小问题中不费任何力气一步一步达成教学目标。看起来一节课行云流水,环环紧扣,然而,这些没有挑战性的一个个小问题,反而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利,所获得的知识支离破碎。“把饭嚼得过细再去喂孩子,孩子就感觉不到甜味了。”
三、捕影式教学已成习惯。
有的老师为了追求一节课的完整性,在课堂上不敢放开手脚,一个问题刚抛出,几乎没给孩子的思考时间,只要有一个学生举手,立即让其发言,即使所说的沾点影子,老师立即接下孩子的话茬,把问题的答案告诉给学生。老师把他的话讲完还不忘补充一句:“你是不是这样想的呀?”对学生作业的错误不问学生是如何想的,直接订正。结论不是由学生总结出来的,而是老师直接说出的。这样的课堂,学生该说的话给老师代说了,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却得之甚少。
一个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思考的多,教师教的少,学生讲的多,老师讲的少,师生、生生互动多,老师示范少。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逼着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去说话,老师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启发、引导。这样做看起来平淡而无味,但却起到润物无声、点石成金之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