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朋友圈里家长们晒教辅材料、晒书店买书,这背后就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近日网上曝出的河南西峡多校老师推荐家长到指定书店购买教辅材料一事也引发诸多关注。记者随后走访了我市多家书店、图书批发市场和书城,教辅书购买现热潮,家长们为何要马不停蹄地买买买?教辅书利用率又有多高呢?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现象
买教辅书半小时还没排上队
前天下午,记者在市北区九江路一家书店看到,十几平米的店内正在挑书的家长、学生不少,收银台前也已经排起了长队,家长和孩子们手中都抱着不少教学辅导用书等待付款。一位孩子上五年级的家长告诉记者,他排了半小时的队还没交上钱。“学校虽然不强制要求,但是多数家长都打算给孩子选些跟教材同步配套的教辅书,因为多数孩子都有,有时候老师也会建议带到学校去,有时间的话就统一做一做。”书店老板告诉记者:“我们在学校附近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每个年级开学后需要哪些教辅材料,都比较清楚,所以新学期开始前,书店就专门设立了畅销教辅书专柜,这半个月来各种中小学年级的教辅书销量都非常好。 ”
在位于香港中路的青岛书城,记者看到书柜上都标有醒目的标签以示区别,有小学教辅、初中教辅、高中教辅、新课标教辅、工具书类以及教师用书等。孩子在读初二的董女士手里正拿着一张清单搜罗图书,“我们老师没有集中要求,但是我私下特地请老师推荐了几本教辅书籍,老师也说了,想提高孩子的数学水平和作文水平,多做题和多读书肯定是个办法,所以想在这学期里给他加强加强。 ”董女士说。
老师说
额外教辅材料不统一要求
专业人士指出,对于中学生而言,教辅书不宜过多,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挑选适合的书籍,过度依赖教辅书,反而会导致学生对课本教材失去应有的学习兴趣。 “学校除了教科书外,也会对教育部门规定的教辅材料进行统一征订,并下发给学生们作为日常学习补充,其他的教辅材料则一律不做统一要求,不会代购,更不会指定地点购买。 ”青岛九中高一年级班主任常发友告诉记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具体分析。比如对英语辞海等工具书,一般每个学生都是必备的,其他的教辅材料,如果学有余力的孩子想要额外提高,或者觉得教材配发的练习册太浅“吃不饱”,可以再另订其他,但一定要选择比较好的材料作为补充。因为中学的学科多,如果学生觉得完成学校的课业任务和下发的材料作业还做不完,家长则不必盲目再给孩子买教材,以免造成浪费,甚至增加学习压力、降低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教辅材料的使用,重在提高学习兴趣,不在于数量的多少。 ”福州路小学班主任陈洁老师分享她的经验,就小学生而言,过多的教辅练习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如实在想在课外有所提高,应多选择一些能增强理解能力,拓展知识面的延伸阅读教材,比如帮助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会说话的汉字》,贯穿1—6年级数学理论的《数学帮帮忙》,以及对高年级阅读积累有帮助的文学名著等读物,这样既不会让大量的教辅练习占去课本学习的时间,也有利于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