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篇文章,提到英国人对德国战俘很好,基本是按国际法的规定对待,有朋友说,因为在血缘上,英国人是德国人的表哥。
想着当年欧洲皇室之间不断通婚,亲上加亲,这样说,确实没错。但其实也就限于皇室王室,普通人之间的关系,没那么亲密。
英国人之所以善待德国战俘,无非就是遵守日内瓦公约而已,公事公办。
但在这些公事公办里,又会夹杂着许多私人情感,今天我们就来讲两个故事,一个比一个离奇。
彼得是个帅小伙,当了战俘,也没有改变他小鲜肉的本质属性。
(彼得与玛格丽特老照片)
玛格丽特家在战俘营边,她的父亲死得早,母亲含辛茹苦将她带大,却使她对婚姻充满了恐惧。
她害怕母亲的命运,也会落在自己头上,与其如此,还不如不嫁呢。
然而,人生就是这样奇妙,很多时候,处在最艰难处就要放弃时,却总能柳暗花明。
这是命运对人的指引,它也指引玛格丽特走过战俘营边的小道,看到了铁丝网里的彼得。
她的人生从此改变了。
爱情来得这样快,以致于她都忘记了前一刻对于嫁人这件事的抗拒。
他们一见倾心,每天隔着铁丝网聊天。
难道没有语言障碍吗?
一部拍摄于1959年讲述德国少年兵被送上战场的电影《桥》里,有这样一个情节——
哪怕是在战争后期,孩子们的课程里,也还有英语。
而被俘较早的那些德国兵,基本上都是高中毕业了。
(桥 剧照)
那时的高中……
反正,沟通没有问题,母亲也同意他们的交往,总比女儿一辈子独身好得多吧?
但当地有人却愤怒了。
你想啊,一个美女对本地男孩们不闻不顾,却与德国战俘你侬我侬,羡慕忌妒恨,全都集齐了。
有天,那人彼得被偷偷带到玛格丽特家见准岳母去了,于是报警。
但警察并没有出现。
多年之后,警察笑着对他们说,你们有什么错呢?
如果有错的话,那就是,只因你们堕入了爱河。
战俘和当地女性的爱情,算得上曲折传奇,英国人,苏联也有。
但更出奇的,却是下面这件。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 德国二战老兵寻访录》里提到:
老兵舒曼1942年8月19日被从英吉利海峡捞了起来,他是被击落的轰炸机机组成员。
他在英国各地的战俘营都待过,后来被送到了加拿大,生活更加惬意。
1946年,又被送回英国,那年的平安夜,他竟然收到一个请柬。
他们70多名战俘,都要去参加英国王室成员麦克·达夫爵士的圣诞聚会。
他英语不错,代表战俘们表达了主人的感谢,短短几句话,却引起了爵士的关注,点名让舒曼参加他家的新年聚会。
这是一个私人酒会,参加都是英国名流,就他一个德国人。
为了不让他觉得身份特殊,所有的客人,排成半圆,环坐在壁炉边,舒曼左侧是一位外交使节的夫人,右边是一个英国将军。仆人们不断给他倒酒……
(1940年圣诞前夕在英德国战俘)
达夫爵士不断跟他聊天,说起有天晚上,伦敦被德军轰炸,他和丘吉尔在一个露台观看燃起的大火。他还问舒曼,你也来丢过炸弹吧?
舒曼答道,我是航线观察员,我们有人干过这活……不过,如果我知道当时您在下面,肯定会制止他们投弹的。
这自然是玩笑话,也引起在场人士的哄堂大笑,但——
舒曼这家伙的情商,真的可见一斑。难怪能受到如此厚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