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是广东人,唐朝彼时,人才稀缺,张九龄24岁就中了进士。这样的选拔一方面是他有过人的聪慧,二是因为他祖父父亲在广东世代为官,三,因为他俊秀英气。他的主考官是武则天时代的帅哥沈佺期。
他之所以有5年没有得到重用,我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官话说的不好,广东人说西安普通话,大家自己脑补,肯定不够委婉。但是也有一点好,就是言简意赅。张九龄常常想辞官不做,因为这里离家乡太远,没有大海,也没有曾经魂牵梦绕的恋人。在长安进士群中,他就是异类。
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唐玄宗登基。早年的唐玄宗有抱负,有大作为,他发现发掘了张九龄。这个人不是直吗,就任左拾遗。在京城中没有背景的张九龄正好有一双冷眼,好制衡这热闹的官场。张九龄从地方上来,自然知道地方官僚在京城的冷遇,他上书唐玄宗要注重地方官的选拔,一是这些官僚可以安定一方,也是唐朝的基础。
不过他的直言肯定遭到了其他京官的嘲讽,尤其是和他不对点的姚崇。于是他回到了家乡,经过他的努力,开凿了梅山庾岭古道,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而海外的商品可以通过梅山古道运往北方,北方的人员南下也快速便捷得多,这条路被称为古代的京广线。
这样的政绩,这样的效率,使本来安心在家乡的张九龄迅速提升,而且他得到的岗位非常重要,以他自己为标准,替朝廷选拔人才。
张九龄后来官至尚书右丞相。
那么他六十五年的生涯和家乡是有万千联系的。
24岁之前,在广东读书,这里滋养了他的童年和青春。
38岁到40岁,回到家乡,身体力行开凿梅山驿路。
53岁的时候,他在桂林任上回老家广东省亲。
59岁的时候被调到荆州,晚年的他思乡心切,却因为有公务,没办法回乡,直到最后一年,他68岁的那年,请求回乡扫墓,但是不久因病死在了任上。
这样一个广东出身的官员却被唐玄宗永久记住了,因为他的直,还有他的相貌和风度。以至于再选丞相时,唐玄宗会问,这个人有张九龄的风度吗?这个风度我想了很久,一个是他身上有明朗和隐忍两种混合的气质,另外一个就是他的瘦,因为他做丞相之后经常带病体虚,皇帝特地将他上朝的用具放在朝堂上,避免他来去吃力。
说到这些其实是为了解读张九龄的诗。他的诗,没有官僚气,反而非常率真,甚至是深情。有名的就是这首《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如果了解这首诗是晚年张九龄在荆州所做,你就可以知道他浓重的思乡情怀。生在广东的他比别人更见识过海上生明月的现实壮美。但实际荆州是看不到海的,他是回忆是遥想。
唐玄宗让他在荆州实际是让他养老。毕竟他的兄弟因为张九龄的缘故,被封为广东一带封疆大吏,他不肯让张九龄还乡,是有私心的,防止他们家族借势做大。在荆州给他封伯,食邑五百户,但是无诏不能进京和出游。变相软禁。实际他的近亲家眷都已经在荆州。
那么这首诗大气之外有一句非常动人的话,叫做“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谁是他口口心心的情人?那必定是在广东的曾经的恋人。这样垂老的年龄,他用了怀远和怀古这样的词,他是怀念一生不能相守的恋人。
他的佳期只能是在梦里,但是他如此笃定的相信着,相信着那个海边的人儿。或者她已经死了,或者老了,然而明月之光芒下,是他和她永远的相知和灵魂。
张九龄年轻时候就非常英俊,有理由相信爱情和思慕早已经发生。可以从他并不热心做官,屡屡返回广东,牵绊他的是亲情还有爱情。
在另一首中秋节《秋夕望月》里,同样看到这种情怀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