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78 年,南宋爱国名将文天祥被俘,解往大都时,曾经过济宁所在的济州。他曾在诗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济宁:“百草尽枯死,黄花尽秋色”、“路上无行人,烟火缈萧瑟”。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许仅仅只持续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济宁就顺利地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当年在元朝担任枢密副使的马可·波罗,曾在游记里这样描述济宁:“济宁,这是一个雄伟美丽的大城,商品与手工艺制品特别丰富”,“河中航行的船舶,数量之多,几乎令人不敢相信。河中航行的船舶往来如织,仅看这些运载着价值连城的商品的船舶吨位与数量,就会令人惊讶不已”。
因为大运河的开通,济宁从“百草尽枯死”瞬间转身为“运河重镇”,而到了明代永乐年间,济宁已形成“舟东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冲繁遂甲山东”的要冲之地。
更为重要的是,就在济宁以北不远的南旺,修建了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因此这时候的济宁无比重要,可以说关乎着运河的生死。
也正因为如此,明永乐九年,朝廷在济宁设总理河道、总督河道,简称“总河”,成为了运河最高行政管理机构。而清顺治年间,则在济宁设立了河道总督衙门,主要负责运河的行政管理,总理运河营防,掌管催调、护送粮船等工作。
在史料记载中,河道总督衙门的大体规模可谓不小:“旧址东西约140 米,南北约260 米,占地面积约为36400 平方米。旧衙分左、中、右三路,门、亭、楼、房等各类建筑100 余间,中路的前三进院是官衙,后部是官员内宅,两侧为下属厅堂的办公用房。”不过遗憾的是,最终这座衙门毁于日军的炮火之中。
在济宁太白楼中路的百货大厦北侧一路向东而行,就会来到南北晁家街,济宁一中的西校区即坐落于此,而这里就是当年河道总督衙门的遗址。一中旁边就是暖气厂房,从一中的操场到暖气厂房这一大片,就是衙门的全部遗址所在。
从2001 年开始,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们就开始不断地呼吁,希望可以对河道总督衙门进行保护:“比如说把居民迁走,在原址上重新修复衙门。”济宁市文物局也在近年来对于衙门进行了发掘工作,发现了多处建筑基础和砖铺地面:“甚至连衙门的院墙根基也通过科技手段探测到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此事至今未能成行。被占压的“衙门”,或许成了济宁运河谈资里的一个难以启齿的遗憾。
类似的遗憾似乎还很多。在如今的济宁,如果说起大运河,当地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济宁市西边的梁济运河。1855 年,也就是清咸丰五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改道,古京杭大运河被黄河截断。黄河以南到南四湖一段的大运河,河道弯曲,水源不足,又因年久失修,河床淤淀,导致京杭大运河停运。
好在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京杭大运河又有了新的使命——向南方输送煤炭等物资。因此从1958 年开始,政府开始开挖梁济运河,这也使得京杭大运河改道,从济宁市西边绕城而过。原本流经济宁城区的古运河河道,则成为了济宁市的一条景观河,当地有岁数的老人,都喜欢将这条古河道称为“运粮河”。
而在这条运粮河畔,则坐落着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座“国宝”级清真寺——顺河东大寺,该寺占地7200 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了4000 多平方米,寺中的建筑保存完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信奉伊斯兰教的民众,运河上的回族水手和河工,他们促使东大寺逐渐繁荣起来。
当繁华渐逝,往往是落寞寂然。历史风烟中飘过的很多遗憾,莫过如此。出济宁城区一路向北,老的京杭大运河基本已经死去。随着时间的迁移,运河故道大多化作良田、道路甚至农房的宅基地,仅存的断流河道也多是泥沙淤积,难见当年运河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