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更早之前,希腊半岛一代的迈锡尼文明也习惯于让装备全身重甲与巨型盾牌的精锐武士和装备较差的平民步兵配合,组成小规模的混搭编队。全军的最高层指挥和贵族武士都会在战场上驾驶战车,冲在队伍的前头,引领着麾下军队冲锋陷阵。由于军中士兵的武器并不统一,所以要让全军在冲锋中不至于队伍脱节,就需要将领们的战车降低速度。全军以快走和小跑的速度,发起攻击。
【迈锡尼武士之间的战斗】
迈锡尼希腊人正是以这样的军队,不断渡海到亚洲地区,同雄霸西亚的赫挮帝国进行争霸战争。这些旷日持久的混战在日后成为了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的原型。2004年,追求场面逼真的西方电影人将以此为背景的新版《特洛伊》搬上大荧幕。我们也得以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了解古代那些混编战车的步兵们是如何发起作战的。荷马在《伊利亚特》中也不断提到当时的西方人在作战时,并不严格遵照队形,喜欢按照身份,自觉形成武士对武士和平民对平民的散阵自斗。
然而,早已深受两河流域最古老文明熏陶的赫挮帝国军队,并不吃对手的这一套。他们的军队深受古代苏美尔人和当时的埃及人影响,将装备相同武器的士兵组成庞大的编队使用。厚度达到百人纵深的大方阵,就是这些当时最先进文明步兵的写照。当散阵自斗,还夹杂着少许战车冲锋而来的敌人遇到这样严阵以待的大军时,很难有好的发挥。赫梯人更为致命的战车大军则可以从两翼完成包抄。因而迈锡尼人最终被赫挮帝国从小亚细亚半岛赶了出去。
后来的西方古典时代,著名的希腊和罗马军队,就开始使用同类型士兵组成各编队作战。无论是马拉松平原上力克波斯帝国的雅典重步兵,还是攻入亚洲腹地的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军,又或是后来数次攻克、焚毁帕提亚帝国首都的罗马。他们都会将军中司职近战与远射的士兵单独编队,在战场上以编队而非个人的组织形式,调配兵力资源。
【电影《特洛伊》剧照】
这种表面上看上去非常不灵活的做法,实则在大规模交战中更加便于集中力量,做出快速的应变措施。屡屡败于希腊罗马人的波斯等亚洲民族军队,就往往习惯将士兵同时装备多种武器来混编。其结果便是在一次次交手的关键时刻,因为调配不灵、反应力量薄弱而功亏一篑。
【古希腊石雕上的重步兵方阵】
六国为何斗不过落后的秦军
看到这里,又会有人疑惑,既然秦军的战术落后同时代的世界主流那么多,为何还能在战场上屡屡获得优势,击溃六国呢?毕竟,吴起虽然数落秦军散阵自斗,却在点评其他列国军队时并没有提及这点。然而,当你了解到先秦时代的军队,基本都是在过去西周军队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话,自然也就不会对六国军队过于高看。
【西周引入的车战文化在先秦时代扮演了重要作用】
西周作为处于中原地区西部边陲的部落方国,在得到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战车等技术后成功入侵了原本由殷商主导的中原大地。周的军事理念完全以贵族武士的战车为核心,政治和经济地位较高的国人为辅助,伴随战车作战。至于占据人口大部分的土著野人,因不需要从军而无足轻重。这就造成了几百年里中原地区一直沉浸在车战中不可自拔。甚至到了列国争霸开始的春秋时代,这样的局面也没有大的改观。这不仅让步兵的作用和战术地位长期被压制,也让整体军事部署和策略异常呆板滞后。
一直到公元前6世纪,晋国将领魏舒才在与步兵为主的狄人作战时,放弃车战的主导地位,强制披甲武士们下车带领步兵小队作战。先秦步兵的地位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此前的步兵们,基本上按照72:1的形式,伴随1-2辆战车作战,车上的武士就是这支步兵分队的指挥官。这点与20世纪的考古学家在秦始皇兵马俑中看到的景象,如出一辙。两种不同之处在于秦军所在的战国末年,步兵已经成为军中铁打的主力,让军官的战车反而成为了控制领导步兵队伍为主的非攻击性力量。而从西周到春秋,中原及周边地区的军队中,战车都是战场上决定胜负归属的主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