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琴(1917.2一2003.2)是沪剧发展前中期一位重量级人物,她一生经历了由本滩到申曲、沪剧几个不同发展阶段。她扮相端庄秀丽,嗓音清亮,唱腔委婉动听、真挚感人。1937年她被戏迷评选为“申曲皇后”。1941年,她率先为自己组班挑梁的剧团打出“上海沪剧社”的旗号,并从编导演化妆布景等方面大胆革新沪剧演出形式,引起其他剧团群起仿效,形成滚雪球效应,从此上海有了正式命名的地方剧种一一沪剧。
然而说起王雅琴的身世真是比灰姑娘还苦。王雅琴本名洪根娣,1917年2月6日出生在浙江镇海一户贫民家庭,父亲长年出海在外。9岁那年,家乡遭灾,生活无着,她只得与母亲逃难到上海寻找父亲。谁知好不容易等来父亲,父亲却因重病遭老板解雇。眼看着一家人的生活就要步入绝境,王雅琴母亲只得含泪将根娣以100元的代价卖给本滩艺人王筱新做“童养媳”,然后用这个100元钱给丈夫治病,使丈夫多活了4年。
王雅琴便装照
王筱新见小根娣长相端正有灵气,便有心将她培养成本滩艺人。而为了给父亲治病,小根娣也只得挥泪告别双亲,独自来到王家,被改名王雅琴,开始“童养媳”兼学艺生涯。
学艺生涯总是充满艰辛,困难重重。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来不得半点虚假。而且王雅琴只读过几个月的书,识字不多,又是“童养媳”身份,受人歧视责骂甚至挨打也时有发生。但好在王雅琴是真的有天赋,并且也刻苦用功,勤奋好学,忍辱负重,发愤自强,三个月便克服了一口“宁波腔”,学会纯正的“上海话”,继而三年后便学会了《卖馄饨》、《卖桃子》、《庵堂相会》、《借黄糠》等许多沪剧传统骨子老戏,即开始在街头茶馆“崭露头角”,在同辈学员中小有名气。
王雅琴《孟丽英》剧照
就在王雅琴学艺的三年间,本滩逐渐改称“申曲”,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时“申曲”戏班风靡上海各大演艺茶馆游乐场所,王筱新认准年仅13岁的王雅琴前途无量,便请王雅琴做自己的搭档,成立新雅社,成为与“文月社”等齐名的当时上海申曲四大班社之一。
王雅琴便装照
一个初出茅庐的小演员居然挂上班主的名,有些名演员自然不服气,就当场给王雅琴难堪,使“绊子”。有一次,演出《蓝衫记》,一位原先演主角的名演员突然临时改妆,声称要演王雅琴演熟的配角。王雅琴一时懵掉不知所措,但她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凭着记忆和平时养成的基本功,居然也将从未演过的主要角色,演得有模有样,让人刮目相看,并一举成名,从此没有人再敢为难王雅琴,她成了名正言顺的“当家花旦”。
王雅琴便装照
这时候,电台播音在上海迎来飞速发展,国华、富星、友谊等受听众欢迎的电台每天都有一小时的申曲节目,王雅琴这位“申曲新星”自然也成了各家电台争相聘请的红人,王雅琴每天都要接到十几个点播电话和观众来信。她演唱的《绣荷包》、《卖红菱》等段子制成唱片,也风行一时。借着电波和唱片,王雅琴优雅委婉的唱腔深入大街小巷、千家万户之中。王雅琴终于红了,她到哪个场子演出,一批“雅迷”就蜂拥而至。
1937年友谊电台在观众中发起评选“申曲皇后”活动,结果王雅琴高票当选。各报纷纷报道,“王雅座琴当选申曲皇后”的消息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新闻。
王雅琴趁热打铁,她即自组上海沪剧社,将申曲“升格”为沪剧,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把申曲改名为沪剧,可见王雅琴具备沪剧“领军人物”的胆识和勇气。她又将美国电影《魂断蓝桥》改编为沪剧,首次把现代剧场艺术引上沪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