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洋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
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鼓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历时三年零四个月,将浮桥改建为长233.3米,车行道宽6米,两旁人行道各宽1米,4墩5孔,两端分别筑有一座“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的大石坊的铁桥。 铁桥承建时,喀佑斯曾保证保固80年。
但191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行人走在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拆除了原来的木板桥面,代之以沥青路面,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威风凛凛、绚丽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兰州市区内已架起各式桥梁近80座,总长度为3000多米。其中,1979年建成的城关黄河大桥,是最壮观的一座。这座公路桥,系五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单层结构形式的大桥,桥面宽21米、总长30千米。桥面两侧置有亭亭玉立的玉兰灯,桥上栏杆,雕铸有敦煌飞天、珍禽异兽等图案,桥上部轮廓呈曲线形状,跨径大、弧形美,雄伟壮观,与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遥相呼应,为美丽的兰州增添了特有的奇风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