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古渡和飞桥,九曲黄河第一桥是怎么建成的,你想知道吗

2020-09-16 10:51:55 作者: 黄河古渡和飞

黄河古渡和飞桥 九曲黄河,由青海流经甘肃刘家峡后,调头折向东北,穿过盐锅峡,在西固区的达川与湟水交汇,继而流过八盘峡,跟庄浪河在河口汇合,然后蜿蜒东下,从兰州市中心穿过,将串珠状的兰州盆地弯弯曲曲地劈作南北两段,波涛汹涌、水势湍急,使兰州成为一个渡口城市,渡口和飞桥便成了兰州特有的景观。

兰州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锁匙之地和重镇,在流经市区的黄河上设有众多的古渡口,如:一条城渡、白石头河渡、青石嘴渡、八盘渡、小寺沟渡、小川渡、金城渡、金城津渡等,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金城渡和金城津渡了。

据史书记载,西汉时,金城渡口就在今西固这段黄河上。公元前50年,西汉大将赵充国率领骑兵10000多众,就是从金城渡口过黄河的。今天,金城渡口早已被大桥所代替,留下的只是历史的记载。

金城津渡口在今白塔山下,中山铁桥西侧约1公里处。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金城津渡口开设于北周,隋代改名为金城关。这里北依高山、南临黄河,地势险要,既是渡口,又是关口,有兵把守。众多的旅行家、使臣、僧侣、商贾、西域国王都曾光临过这里。唐代诗人岑参“古戎依重险,高楼接五凉。

山根盘驿道,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也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黄河铁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平胜河水浸城墙”的诗句,就是当时金城津渡口的景况。

有渡口还须有渡河工具。黄河两岸人民渡河的主要手段便是木船和筏子,然而,黄河水大流急、回湍冲射,用木船和筏子摆渡,并非易事。正如一首民谣中所哀叹的那样:“黄河害,黄河险,凌洪不能渡,大水难行船,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

”就连李白面对“盘涡毅转秦地雷”的黄河,也不得不劝喻人们“虎可搏,河难平。”由此可见古人渡河的艰难了。 不过,由于气候上的差异,当时兰州人民的渡河手段,要比中、下游人民多出一筹,即每到严冬,还可以借“冰桥”过河。

据《重修皋兰县志》载,“兰州黄河结冰以夜,其开亦以夜,冰既坚,状如积雪填于巨壑,嶙峋参差,不复知有河形,处处可通车马,欲名冰桥。”然而,冰桥毕竟是冰桥,特别在初结和消融之时,就会危及安全。

故旧时人们每过冰桥,常常在腰间横扎一根竹竿,以免踩破冰层时救急。有诗云:“猿臂长杆如打浆,怅惘失足一心惊。”就是对当时景观的描述。 鉴于渡河的艰难,兰州人民对建桥的呼声很高。

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5年),在今工人文化宫的雷坛河上,继“河厉遗制”,修建了握桥。握桥“东西(长)10余丈、高3丈,架木横空,穹窿持起。下无柱,上覆盖如屋,撑栏齐全,匠心极巧。

”这座握桥使用了300多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1年)遭了一次水灾,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75年),因河道堵塞,又经受了一次水灾,修整后又继续使用。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1年),“毁于兵役”。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县民捐银3000两,重建握桥,在桥两头增建了气宇轩昂的翼亭。东翼亭匾额题字“空中鳌背”、西翼亭题字“天上慈航”,遥相对应。1952年,因拓展西津路,握桥被拆除,建成今天的雷坛河钢筋混凝土大桥。

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也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黄河铁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3.5公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5公里处,称为“镇远桥”。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重数吨、长6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人称“将军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