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吕凯传》,时间是在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所牵涉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时任永昌五官掾功曹的吕凯,另一个则是为祸南中地区的渠帅雍闿。原文如下:
(雍闿)又降于吴,吴遥署闿为永昌太守。永昌既在益州郡之西,道路壅塞,与蜀隔绝,而郡太守改易,凯与府丞蜀郡王伉帅厉吏民,闭境拒闿。闿数移檄永昌,称说云云。凯答檄曰:“天降丧乱,奸雄乘衅,天下切齿,万国悲悼,臣妾大小,莫不思竭筋力,肝脑涂地,以除国难。伏惟将军世受汉恩,以为当躬聚党众,率先启行,上以报国家,下不负先人,书功竹帛,遗名千载。何期臣仆吴越,背本就末乎?
这段话的大意是这样:雍闿投降了东吴,被孙权任命为永昌太守。永昌在益州郡以西,道路崎岖,与蜀中隔绝。雍闿举兵叛乱,朝廷鞭长莫及,吕凯便与永昌郡丞王伉一起率领民众坚守要地,抵抗雍闿的入侵。雍闿多次写信给吕凯劝降,遭到吕凯的断然拒绝。吕凯在回信中提到:
上天降下灾祸,致使百姓受难,奸贼趁机挑起事端,引起民众的切齿痛恨,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尽心尽力以除国难。将军世代都受到汉室的恩泽,应当身体力行,上不负国家,下不负自己的先人,唯有这样才能被历史所铭记。为何将军却背离根本,追逐末节,做出投靠东吴的叛国之举?
本文要说的这句成语便出自吕凯的回信中,叫做“背本就末”,意为背离根本,追逐末节。这个成语也是由吕凯所首创。
这个成语故事的背景,是在刘备病死之后,南中地区爆发大规模叛乱,其中较为著名的叛军统帅有三个,一个是众所周知的孟获,一个是高定,另外一个则是上面提到的雍闿。这场叛乱声势浩大,导致蜀汉南中地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最终,诸葛亮不得不亲自回军南中平定叛乱。
这句成语的首创者吕凯本是秦国国相吕不韦的后裔。早在战国后期,吕不韦家族就被迁徙至永昌一带。经过近百年的繁衍,成为南中地区的望族,吕凯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正是因为吕凯的顽强抵抗,也使得蜀汉在南中地区有了永昌郡这一块重要的桥头堡,这也为后来诸葛亮调集力量进行南征赢得了宝贵时间。在南征期间,吕凯又协助诸葛亮击败叛军,立下大功。后来在成都武侯祠中,便有了吕凯的雕塑,这也是为了对这位为稳定南中地区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良吏的缅怀和纪念。
参考书籍:《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