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争斗:李治废黜王皇后却立武则天是何缘故

2020-09-23 23:48:55 作者: 皇权与相权的

大唐皇宫

永徽朝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在武德与贞观时期运行良好的“三省六部”决策执行机制,到了永徽朝,随着人事变动和形势变化,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唐高宗李治,从小性格懦弱,缺乏自信和魄力,再加上继承皇位时还很年轻,皇帝的威严和权势,大大地减弱。而宰相的一方,以长孙无忌为首,除之外,基本上团结成了一个整体:太尉长孙无忌,以同中书省门下三品的头衔总领朝政,中书省中书令柳奭,门下省侍中宇文节、高季辅,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褚遂良,都与长孙无忌,凝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帮助李世民争夺天下,居功至伟,位居凌烟阁24功臣之首。同时,李治的储君之位,长孙无忌发挥了重大作用,他也是李世民托孤辅政的重臣,长孙家族是关陇望族,势力强大。所以,永徽初年的朝廷局势,大权基本是以长孙无忌的宰相把持,唐高宗李治沦为“虚君”,与蜀汉时的阿斗,没有太大的区别。而长孙无忌,则成了蜀汉时的“诸葛亮”和西汉时“霍光”式的人物。相权严重制约了皇权,两者间的矛盾和斗争不可避免。

皇权的惊醒

唐高宗李治虽然性格软弱,但却非常聪慧,他对自己当前的处境非常清楚,对朝廷目前的局势洞若观火。他绝不甘心做个“虚君”,也绝不愿意将祖、父两代人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他一直在寻找机会进行反击。永徽初年发生的“房遗爱谋反案”,就是皇权与相权发生正面冲突的导火索。

房遗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婿,高阳公主的丈夫,也是尚书仆射房玄龄的次子。高阳公主为了给自己的丈夫,争夺房家长子房遗直承袭的梁国公爵位,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

“高阳公主谋黜遗直,夺其封爵,使人诬告遗直无礼于已。”(《资治通鉴》)。

这本是一起平常的家庭爵位争夺战,却在宰相长孙无忌的一手操作下,将案件性质人为改变,使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被炮制成了一起重大的谋反案。同时,还将皇家的几位重要人物,陷害成了这起谋反案的主谋。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当属吴王李恪。

吴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很有才华和魄力。李世民在世时,对其非常赏识,认为只有这个儿子与年轻的自己很像,一度曾打算立其为太子,后来因为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才最终放弃。李治继位后,李恪任司空,在官职上与长孙无忌平等。李恪的皇子身份和英明果决的才华,以及所任的官职,都让长孙无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成为了他专权弄权的干扰和阻力。

“房遗爱谋反案”,在长孙无忌的精心策划下,被办理成了“铁案”,证据确凿。最终上报给李治的处理方案是:三个驸马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斩首;两名亲王李元景、李恪,两名公主高阳公主和巴陵公主被赐自尽!名将江夏王李道宗、宰相宇文节、名将附马都尉执失思力、谯国公柴哲威等人被流放。

长孙无忌利用这一起案件,将皇家可能制衡自己的势力彻底清除,为自己的进一步专权扫清了障碍。对唐高宗李治来说,巨大的损失体现在两个方面:可以倚重制衡相权的力量被消灭了;一向以“宽仁友孝”的人格标签示人的李治,在当上皇帝不久,就被假借自己的手,一口气杀掉叔父、兄长和姐妹等皇族成员七人,对其名誉和人格的损失无可估量,其实也是另一种弱化皇权的形式。

李治对其中的利害关系很清楚,他试图打悲情牌,在朝堂之上,博取各位宰相的同情,以求保全完全无辜的荆王李元景和吴王李恪的性命。他几乎是流着泪向大臣们求情:荆王李元景是我的叔父,吴王李恪是我的兄长,实在是不忍心杀他们,想为他们两人求情赦免一死,众位爱卿认为可以吗?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没有一人附和回话。李治彻底绝望了,他此时才真正感受到,自己虽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其实只是一个“木偶” 而已,他已经被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帮宰相们完全架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