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工艺品之一,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
景泰蓝一直被人尊为国粹,燕京八绝之一,是中国著名工艺品之一。2006年,景泰蓝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宫内到底有多少景泰蓝?
故宫博物院共收藏了25大类、共计1807558件藏品,其中景泰蓝藏品多达到4000件,珐琅器藏品有6000多件,画珐琅2000件,是世界上拥有景泰蓝藏品最多的博物馆。
精湛工艺,叹为观止!
明清两代,景泰蓝在宫廷皇族中兴盛了三四百年,是两朝帝王专享的御用工艺。制作工序细分起来有100多道,相当耗费人力心力,无处不体现皇家的尊严和奢华,因而,古时有“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的说法。
景泰蓝的制作工序大致分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7道,小的流程共有108道。而每一道小流程,又分为很多个细节。
掐丝。把扁铜丝按照图纸的花纹,用镊子掰成一段段弧形,然后用白芨糊,一点点粘在做好的铜胎上。
繁复的花纹,精细的工艺,是对人心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毫厘之间的作品,却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
点蓝,是把各种颜料点涂在器物上。
师傅们不紧要洗净双手,避免手上的油脂污染,还要屏息凝神,十二分专注。稍有不慎,就会“崩蓝”,前功尽弃。
炉内温度高达600度,极易灼伤。
每一个步骤,都有着外人不可知的枯燥和危险。“如果不是真的爱这一行,是坚持不下来的。”
数古历今,中国足以承载礼之高度的国宝重器,也唯有玉、瓷、锦、剑和景泰蓝这几种,而其中又以质沉、色艳、艺绝的国宝景泰蓝为尊。
景泰蓝到底多稀缺,又有多珍贵?
新中国成立后,景泰蓝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景泰蓝艺人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断充实,有效的提高了从业队伍的综合素质。当代的景泰蓝大师在传承古代技艺的同时,又结合现在的科技与审美,促使近年来的景泰蓝制作工艺不断突破,新的景泰蓝品种、新的釉料颜、新的工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制作出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景泰蓝产品。
此外,当代景泰蓝价值珍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后继乏人。我们都知道景泰蓝的工艺繁琐复杂,108道工序,且全部用手工精制而成!损耗率高,就像凤凰涅槃一样,成功率仅有80%左右。只有具有10年经验以上的熟练技师才能完成,而且极需眼力和耐心。
全国14亿人口,过千万的艺术从艺者中,国家级大师有四百多位,而这其中的景泰蓝大师,在世的仅6位!不仅如此,传统景泰蓝工艺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从业人员减少、人才断档、大师稀缺的严峻危机。现在在一线的,50岁已经算是年轻人 。景泰蓝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