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孙弘到范仲淹再到朱元璋,再次对“知识改变命运”深思考

2020-09-14 22:44:45 作者: 从公孙弘到范

知识能改变命运吗?那是肯定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汉武帝时期的丞相公孙弘,他原来是法家的,做过狱吏,后来触犯法律被免职,没有工作的公孙弘只能选择去养猪。四十岁的他开始学习《公羊传》,开始拥有名声,后来菑川国国人一致推举公孙弘,最后入朝为官,终官至丞相。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幼年开始励志苦读于醴泉寺。他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等粥凝固之后,切成四块,早晚各两块,留下“断齑画粥”的成语。范仲淹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一介寒士变成北宋名臣,名留青史,这些都要归功于知识的力量。

这是古代的例子,现代的例子也有很多,说不定正在看文章的你就是其中一个。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将亲戚们凑的500块生活费缝在裤里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求学,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经过三次高考,终于在第三次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他们都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

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无数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1977年成功洗脚上岸靠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人都已经是爷爷奶奶级别了。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在城里居住,成了最早一批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城市居民,当时最热门的就是将户口从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

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改变命运的好方法,不管是西汉时期公孙弘的察举制时期,还是北宋范仲淹的科举制时期,以及现代的高考选择人才制度,这些所有的选择中有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识对能力的转化程度。

西周时期实行世禄世卿制,由周王室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分封自己的亲属去各地实施管理,这样形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管理者永远是管理者,被管理者永远是被管理者。当人口越来越多的时候,这种制度显然不适合了,因为完全不公平,完全是在拼爹,最终他们被历史扫进垃圾堆。

后来出现察举制,像公孙弘就是被菑川国举荐的,这种举荐的门槛比世禄世卿制时以血缘为标准的举荐先进多了,但这种举荐有一个大问题,举荐权力在一些郡守和有名望之人手中,时间一久,举荐的门槛又一次变高了,一开始是针对所有人,最后只针对自己的子弟。包括曹魏时期出现的九品中正制发展一个阶段之后出现"寒门无上品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因为世家大族形成利益团体,最终使得公平的选拔只局限于士族的范围之内,正因为不公平,他们同样被历史扫进了垃圾堆。

后来科举制度出现了,科举制度的出现再一次将选拔的范围扩展到全部人,只要你能读书,读好书,经过层层考试,你就有可能实现"朝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的梦想。一开始科举考试的门类特别的多,唐代制科科目多达一百多个,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等,武举科是武则天时期设立的。皇帝可以选择很多各种门类的人才,不管是谁都可以参加,平民和官员都可以参加。

到了宋代就不一样了,进士科成了主流,将进士科与高官联系在一起了,比如北宋吕夷简六世孙吕祖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当然除了进士科还有其他科,其他科统称为诸科,但没有进士科显耀。所以宋代与唐代相比虽然录取的名额扩大了,但是相对来说人才的多样性在减弱。

这种选拔方式留下来之后,让朱元璋很不爽,他当了皇帝之后,曾经出现停止科举10年之久,因为他觉得科举之人缺少实才,换句话说他不认为所谓知识能改变命运。最后朱元璋发现除了科举之外还真找不到第二种合适和有效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所以洪武15年又一次恢复了科举考试,而且在明代形成较为严格的"八股文"的格律形式。朱元璋最终还是承认这是有效的,是对的。

科举制度随着清朝的灭亡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考制度。高考制度经历了各大学的各自录取到统一考试,各自招生的模式转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