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大名鼎鼎的大书法家,妇孺皆知。其实,颜真卿的另一面是唐朝忠臣,明知遭小人卢杞陷害,仍然义无反顾,为大唐捐躯。还有其堂兄颜杲卿和堂侄颜季明均为大唐捐躯。《祭侄文稿》就是在堂侄颜季明死后,颜真卿用血和泪写就。历经四朝老臣颜真卿,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为人忠厚耿直,笃实醇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世,最终以死明志。宋高宗赵构御赐颜真卿庙额为“忠烈”,尊其为神。
《祭侄文稿》,也称《祭侄季明文稿》,创作背景,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颜真卿堂兄颜杲卿任常山太守,他的儿子季明随之。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军围常山,俘虏了颜季明,借此逼迫他父亲颜杲卿投降,但颜杲卿不肯屈服,季明被斩。常山城被攻破后,颜杲卿被押到洛阳,见到安禄山,颜杲卿瞋目怒骂安禄山,随后被处死。唐肃宗乾元元年,唐军收复东京,安史之乱将近尾声。颜真卿派人至河北寻得颜季明首级而祭之,作《祭侄帖》,表达对侄儿的思念。此帖号称“天下第二行书字帖”,仅次于王羲之《兰亭集序》。
安史之乱爆发后,淮宁节度使李希烈也趁势举兵叛乱。唐德宗向大臣询问计策时,一向迎合圣意、嫉妒贤能、党同伐异的宰相卢杞,借机陷害颜真卿,对德宗说:“李希烈是一位年轻骁勇的将领,仰仗往昔军功,骄横而没有头脑。假如能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奉旨前去宣示圣上的恩泽,向李希烈讲明白道理,李希烈一定会幡然悔过,可以不用兴师动众而使他归服。三朝元老颜真卿最为合适,肯定马到成功。”40岁的德宗还真的天真地信了,命令颜真卿去晓谕顺逆祸福,举朝大惊。
颜真卿到东都洛阳时,留守郑叔则说:“若是前往,一定不能幸免。最好是稍作逗留,等待尔后发来的命令。”颜真卿认为皇命不可违,明知是卢杞挖的坑,但他义无反顾地出发了。面对卢杞的诡计,正直的宰相李勉站出来上表说:“丧失一位元老,乃是朝廷的羞辱,请将颜真卿留下来吧。”朝廷派人去人拦截,可惜没有赶上颜真卿。
颜真卿与李希烈相见,正要代表朝廷晓谕顺逆祸福。李希烈养子却环绕着他大骂朝廷不是,并拔剑比划不让颜真卿开口说话。颜真卿脸不改色,怒目而视。李希烈挥手命令众人退下,将颜真卿安置在馆舍。李希烈见威逼不行,准备放颜真卿回去,但李希烈遭部下反对后,又改变主意,将颜真卿软禁了起来。
李希烈与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五王”造反,声势浩大,燃烧半个大唐。另四王分别派使者到李希烈处,表示称臣,并劝李希烈择吉日称帝。李希烈把颜真卿叫来见四镇使者,问颜真卿说:“现在冀、魏、赵、齐四王派遣使者拥戴我,太师看这事态,我该如何?”颜真卿说:“这四人乃是四贼的代表!难道你不顾自己对朝廷所建的赫赫功绩,做唐朝的忠臣,反而与乱臣贼子相通,是要和他们一起覆灭吗?”李希烈心中不快,令人将颜真卿请了出去。
当晚,李希烈安排颜真卿与四镇使者一起参加宴会。宴会上,有一使者说:“我们久仰太师大名,德高望重。现在大王就要称帝了,尊敬的太师正好到来,这是上天把宰相赐给都统啊。”颜真卿大声呵斥使者说:“说什么宰相!你们知道有个痛骂安禄山而死的颜杲卿吗?他便是我的哥哥。我已经快八十岁的人了,只知道恪守臣节而死,难道怕你们引诱胁迫吗?”
四使者不敢再说话了,不欢而散。李希烈还是不死心,让人在软禁颜真卿的院子里挖了一个坑穴,说是准备活埋他。颜真卿神色自然的说:“既然我的生死已经决定,何必玩弄花样!赶快一剑砍死我,岂不使你心中更痛快些吗?”李希烈见硬的不行,于是又来软的,他向颜真卿道歉,而且还派人恭敬地向颜真卿请教称帝的相关礼仪,颜真卿说:“我曾经担任过掌管礼仪的官员,但所记着的只有诸侯朝见天子的礼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