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有两个都城,崇祯为何宁愿上吊却不愿去南京?

2020-10-06 12:59:05 作者: 大明有两个都

崇祯即位后接手了一个令人头疼的烂摊子:明末正值小冰河时期,不是大旱就是蝗灾;东林党和阉党斗的不可开交,朝廷乌烟瘴气;后金在辽东日益壮大,不时南下叩关掳掠。崇祯苦苦支撑十七年后,在煤山自缢。

大明真的无药可救了吗?崇祯自缢后,南明势力先后自立了隆武、绍武、永历三个小政权,在不断内耗的情况下仍然苦撑了二十多年,李定国还一度打到了湖南。可见在当时形势下,迁都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那为何崇祯不愿去南京呢?

后世喜欢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来解释,一个国家固然应该有气节,但是在生死存亡的时刻,坚持这样的气节真的合适吗?

崇祯不是没有动过迁都的念头。李自成在西安自立后,起义军从山西攻向北京城,大明岌岌可危。崇祯深知迁都求存是良策,但是所谓的气节让他拉不下脸来,他寄希望于大臣们可以劝他迁都,这样就可以顺水推舟南迁,还不用承担丧国失地的骂名。

崇祯的算盘打得挺好,但大臣们的小算盘同样打的劈啪响:大明眼看就不行了,这些年当官攒了不少家当,看那李自成也像是个做大事的,还不如直接降了,还能挣个从龙之功呢,让朱由检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这是大多数大臣们的想法,当然也有少数人还是有良知的,大臣李明睿就是其中一个。在城破前三个月,李明睿力劝崇祯迁都,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同意,甚至让皇帝留守北京,太子南下监国。

崇祯生性刻薄多疑,早已失了人心,卢象升、薛国观就是前车之鉴,大臣们都不愿为崇祯背黑锅,死要面子的崇祯只好下旨勤王。

可惜,勤王大军还没到,就传来山西总兵周遇吉就战死宁武关的消息。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国丈周奎果断把三个亲外孙献给闯军,断送了大明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

李自成进京后,对屈膝投降的大臣们拷银助饷,君臣不和,相互猜疑,最终都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