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公务员”最多的朝代,一个职位3人干,光拿钱不做事

2020-10-06 15:10:39 作者: 中国历史上“

提到宋朝,大家马上会想到的便是经济发达,毕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大大便利了商品交换。因此宋朝出现了四大商业重镇,不仅如此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粮食增加了产量;国家宽松的政策,使得瓦肆、夜市出现;对外交流的扩大,许多外来商品流入本国市场。商业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因此宋朝的国库应该是很富裕的,但是如果入不敷出,便会捉襟见肘。很多史学家评价到宋朝时都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宋朝势力强盛,是天朝上国,但是还有部分史学家用积贫积弱这个词来形容宋朝,这是为什么呢?

这得从宋朝一直存在的三冗问题说起。首先是冗兵。宋朝初建国时,便面临着辽、西夏、金的威胁,建都开封,国都没有天险可守,立国而无国防,为了求得掌权者和达官显贵的安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必定要招募大量士兵来守卫疆土和拱卫京城。宋长期实行的募兵制,是把招募的士兵养到六十岁,普通士兵只有20岁到30岁左右有战斗力,过了这段时期士兵基本没有战斗力可言。而如果青年时期没有战争,到了后来便会懈怠,战斗力更加低下。

此外为了防止主帅拥兵自重,兵帅经常进行调动,兵无常帅,帅无常兵,这进一步削弱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军队质量不高,只好在数量上下功夫。尤其是在地方动乱时,要征集大量流民平乱,导致在庆历年间军队数量有一百多万。每年支出俸禄占赋税的十之二三,如此循环往复,导致军队数量庞大,国家财政压力巨大。

其次是冗官,也就是“公务员”最多。宋朝的政权是通过陈桥兵变取得的,为了防止其他将领效仿,宋朝君主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并且宋朝有着不杀文人的规定,文人的待遇非常高。为了防止唐朝朋党之祸的重演,宋朝采取分权制衡的政策,增设官职,广任官僚,一个职位派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来干。在其职而不谋其事,谋其事者往往无位。遇到事情大家互相推诿就是不干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但他们不从事生产,是拿着国家的俸禄,宋朝官员的俸禄居于历代之首,这又增加了中央财政的负担。

最后是冗费。由于冗兵、冗官,宋朝每年财政便要拨一笔巨款,由于宽松的经济政策,商人阶层扩大,他们追求享乐导致国家也产生奢侈的风气,再加上每年要给辽和金大量岁币,一些物产丰饶的地区也是被辽金控制,就算宋朝经济发达也禁不起这样折腾,久而久之国家扛不住了。评价一个国家,要从很多方面分析,不能单看经济,因此史学家用积贫积弱这个词来描述宋朝才是最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