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雅、宁静、消极——透过晚唐隐逸诗谈谈晚唐文人思想为何转变?

2020-10-12 20:33:41 作者: 淡雅、宁静、

唐代那繁华盛世的长安城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让人感到辉煌,影视剧作把那盛唐景象的画面传达给今天的我们。可是历史中,盛世并非永恒,光芒终会褪去,朝代的由盛到衰总会慢慢地改变时代曾经的印记。这个兴衰的过程里,诗篇一直在记录着这种变化,在晚唐的诗篇中,人们能够感受从里面的世事变迁,有物质的改变,也有思想的流变。

一、儒家的济世情怀为何被磨灭了,隐逸诗是一种对末世的感伤吗?

一个时代在经历了许多过往之后,它所呈现的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洗刷过后的东西有的会完全褪去,有的会改变它曾经的面貌。儒家的思想经过了那个时代的洗刷,它也有了不一样的变化,这种流变对于儒家以往的风格而言是不小的,它的落点渐渐不再是兼济天下,“寻人直到月坞北,觅鹤便过云峰西。”在晚唐隐逸中似乎透露出这种思想的流变。

1.曾经的兼济天下的儒学思想对于文人的意味

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儒学当时的思想对于文人的影响。我们知道对于古代的读书人而言,寒窗苦读十年,为的就是在科举上取得走上仕途的资格。这一切的动因和强大的意志力背后都有一种思想在支撑着他们,这种思想就是历经了长时间在世事上传播的儒学思想。“学而优则仕”是文人内心的追求,儒学带来的价值观念根植于想要在官场上实现理想的文人心中。

社会形成的仕途热情使得文人充满了兼济天下的情怀,如果一个文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没能在官场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就是对他人生最大的否定。我们可以看到儒学思想在未经过晚唐洗刷之前,是炽热的,是有强烈的一种为社会付出的赤诚。而这些将在晚唐之中成为一声嗟叹,在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朝廷动荡,整个时代陷入了下沉的状态。

这些兼济天下的儒学思想想在动荡的局面中起到稳定局势的作用,可是随着这股颓势走向一条无法往回拉扯的道路时,文人发觉无法改变这一切的那种无力感时,转向了儒家的另一种未被文人深切感受到的淡泊思想。这也是多次仕途不顺的晚唐诗人陆龟蒙在挥洒才能未果后在《新秋杂题六首》中道出的感伤。

2.如今淡泊情怀成为一种归宿,这是隐逸的价值或者是时代没落的无奈?

在局势动荡的晚唐,曾经对于朝政热切关注的文人转而呈现一股寄情山水的淡泊情怀。“落第非有罪,兹山聊归止。”晚唐诗人曹邺的《山中效陶》体现的是一种对于时代衰落的悲切和无奈,这些对于末世情势的释然转而升华成一种与世无争的心态。

只是这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那么些微妙的不同,一种是对于山水向往,避世归隐的真挚渴求,另一种是对于朝代没落的无奈,需要淡泊归隐的情怀来冲淡内心的痛苦。儒家思想流变是时代的因素筑就的,晚唐的隐逸诗篇记录着这种流变,这类作品的呈现了文人在世事无常下寻找内心安宁的归宿。

二、道从重于形到重于心,它内在的转变归于当时隐逸文化的盛行

在盛唐时期,道教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分布,大部分道派在那个时期所关注的部分是求仙访道,采药炼丹。想要超脱于人间生死束缚的愿望使得道教在当时得以盛行,盛唐带来的美好和繁华加深了人们对于长生的幻想。

道教重视炼丹术,是想要通过以这种方式实现长生不死,这个时期与炼丹相关的诗篇映射了这些想法,“壶中无窄处, 愿得一容身”,诗人顾况在《步虚词》表达了对丹药的吸引和对仙道的向往。儒家思想在晚唐时期经历了变化,道教思想也不例外,在盛唐转向晚唐时,它也被洗刷成另一番模样,一副对于对自身心灵关注的模样。

1.道家沉溺仙道是对于形的过多关注,为何它会被后来晚唐隐逸诗所摒弃

在道教经历这番变化前,我们不妨来追问一下为何道教会形成对仙道的耽溺,对丹药的渴求吧。道教在它思想传播过程中一直注重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道法自然是一种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萌生了对于人之外世界的好奇。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