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西晋的皇帝列表跟其他朝代不太一样,因为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后世的列表跟它西晋当朝的列表不一致。不同的地方在于从司马炎往前多出了六个皇帝,当然这些都是司马炎追封的自家祖上,至于各种史书承不承认,反正西晋当朝自己是承认的。
为什么要提到这一点不同,因其根源是司马炎的开国就与多数封建王朝不同。像人家刘邦、朱元璋等,都是当事人用自己的时间来开朝立国的,而司马炎通俗点说是靠父辈和祖辈的积累得到皇位的。这个追封序列中“晋文帝”司马昭和“晋景帝”司马师以及“晋宣帝”司马懿自不必多说,司马炎还从司马懿往上又追封了三辈,即“烈皇帝“司马偁”、“元武皇帝”司马休和“高皇帝”司马晋。
可以说司马炎为了彰显司马家的历代积累,追封的够多了,不光是最突出的“三马”,就连司马懿为什么有机会入仕的前辈都照顾到了。但是追封的挺热闹,可是纵观西晋一朝,真正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总共就四位,数量还没追封的多。且这四位没一个能万世扬名的,能扬名的也是扬在出笑话上。
开国皇帝司马炎不必多说,先当晋王后逼曹奂禅位建立了晋朝。西晋一朝基本就这一个像样的皇帝,行事比较节俭,又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出现“太康之治”。但不用等到继任者,司马炎自己的后半段皇帝历程就开始骄奢淫逸,如果只是自己享受一下也就罢了,毕竟基础还算不错,可是他闲着没事儿为后世“埋炸弹”玩儿。一时兴起大肆分封司马家成员为王,大有当初刘邦分封同姓王的风范。
如果是父亲挖坑儿子能填坑的话倒也还好,偏偏司马炎的继任者司马衷“痴呆不能任事”。老百姓没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就是他的典故。封了那么多王虎视眈眈,偏偏又遇到这么个皇帝司马衷,能不爆发八王之乱嘛。
还记得《军师联盟》里柏灵筠的儿子司马伦么?这就是八王之一,正是他把司马衷赶下台并当作傀儡来玩弄。不过有趣的是,司马衷是司马炎的次子,司马伦是司马昭同父异母的兄弟,也就是司马炎的叔叔、司马衷的爷爷。当司马伦篡位后,司马衷的名号却成了太上皇。不过司马伦龙椅还没坐热乎,司马家其他眼红的诸王就开始纷纷讨伐,司马伦不得不宣布退位,还位于司马衷。所以西晋在列的六任皇帝里,并没有把司马伦这个短暂的插曲加进去。
起兵反司马伦的主要是河间王和成都王,这俩王在司马伦败落后得势,但他们既没有选择合作也没有因为哪个明显厉害而灭掉另一个,倒是他俩互相争得不可开交,搞成了僵持局面。这给了司马衷立自己亲弟弟司马炽为储的时机,当司马衷去世后,在朝臣的帮助下,司马炽得以抢先登基是为晋怀帝。
既然司马衷的主要经历是"八王之乱",那么接下里的司马炽主要经历就该是"五胡乱华"了。司马炽朝中大元帅王衍率领西晋最后一支军事力量与石勒决战失败,吹响了西晋必亡的号角。王衍为求保命倒是主动投降并向石勒献言献策,一半劝、一半教石勒建立政权称帝一方。但他以常规心思揣测石勒就失算了,石勒用完王衍立马将其活埋了。
冒顿单于的后代刘聪于公元311年攻入无兵可守的洛阳城,司马炽当了俘虏。本想依靠自己藏锋芒、装平庸的方式,能得到像刘禅、孙皓那样的富贵善终,但还是像王衍一样难以揣测刘聪的心思,最后被一口毒酒毒死。跟他同样命运的,是西晋最后一任皇帝司马邺,他是在司马炽被掳走后被朝中大臣及仅剩的幽、并二州支持下登基的。十三岁登基,基本就是西晋残余势力的招牌大旗而已,其本人只能任凭局势的发展而无所作为。最后还是被刘聪俘虏并杀害,西晋彻底宣告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