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归汉与霍去病

2020-10-13 05:25:21 作者: 河西归汉与霍

引言:匈奴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逐水而居,靠牧养和劫掠生存。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被犬戎(匈奴的一支)灭亡后,千百年来,匈奴人凭借马上功夫和一只弯刀,时而南下劫掠,骚挠中原王朝,春秋时的李牧击匈,到大秦统一后的蒙括"却匈奴七百余里"。以至汉高祖刘邦白登山被围,险遭不测。中原王朝和匈奴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中间虽有短暂的“和亲"联姻政策以求换得暂时的安宁,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的局面一直维持到汉武帝时期,也就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武帝派霍去病两次征战河西,彻底摧毁匈奴的有生力量,迫使河西匈奴残部投降,使河西地区正式纳入了汉王朝的统辖范围,从此以后,匈奴和大汉的军事实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北逃匈奴已无力南下侵挠,被降匈奴迁移内地逐渐同化。匈奴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汉王朝通过"列四郡,据两关“,移民实边等举措,对河西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也保证了"丝绸之路“咽喉的顺利畅通。

河西走廊地图大战前,汉王朝的战略意图和目的是要打通河西,解除长安所面临的匈奴直接威协,使汉初"烽火通于甘泉、长安”的历史不再重演。

要实现这一战略构想,也并非容易的事情。因为河西地区乌孙、月氏西迁后,匈奴很快占据了这一地区,其中浑邪王和休屠王是最大的两个军事部落,他们兵强马壮,驰骋于河西一带,"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汉书.匈奴传上》"。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汉王朝在马邑(今山西朔州)埋下伏兵,想诱匈奴单于入塞而予以伏击,但因消息泄露使计划流产。此后,匈奴对汉边的侵掠更加频繁。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派卫青与李息进攻驻守河南(黄河以南)地的楼烦王、白羊王,“捕首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楼烦王《史记.卫将军嫖骑列传》",取得大胜,通过河南战役,汉王朝收复了河套地区,也拉开了与匈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元朔五年(124年),卫青率三万精兵奇袭右贤王王庭,大大削弱了匈奴右贤王势力,第二年,再次进攻北匈奴,歼敌一万九千人,重创敌方,使北方匈奴不敢弯弓南下。这样,汉王朝开始规划在河西走廊隔绝羌胡,“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意图实现了。

匈奴人图片两次对匈奴用兵,霍去病是降服匈奴,收复河西的主要功臣。

第一次河西大战是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征阀河西。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其明年春,汉使骠骑将军去病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得胡首虏万八千余级,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这次霍去病率军从陇西出发,渡黄河,翻越乌鞘岭,再渡石羊河,一直追到焉支山。行程千有余里,"历五王国",五王国是指霍去病行军中经过的五个部落,也就是休屠、浑邪二王统治下的五个小王。这次决战是在皋兰山(非兰州皋兰山,是匈奴语译音,指今高台境内合黎山)下,斩折兰王、卢侯王以下8000余人,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总计俘斩1.8万余人,并缴获休屠王之祭天金人。浑邪、休屠二王率残部西逃。第一次大捷,沉重打击了匈奴在河西地区的势力,为汉王朝二次决战收复河西奠定了基础。

霍去病第一次进军路线

为了彻底打败匈奴右部,收复河西地区。元狩二年(121年)夏,汉武帝又发动了第二次河西大战,这次派数万骑兵分三路进攻:一路由李广、张骞率领从右北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部)出发,意图是牵制左贤王。一路由公孙敖率领从青海翻越祁连山,攻入河西走廊,与霍去病南北夹击匈奴,因迷路未能到达。第三路由霍去病率精锐骑兵主攻河西匈奴领地。这次霍去病的进军路线是从北地(今甘肃庆阳)出发,沿腾格里沙漠边缘(居延海,古人称流沙),迂回到居延泽,切断匈奴退路后,沿黑河逆流而上,直插祁连山下浑邪王驻地,与其展开决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