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德
昭通刘绍清主编的《中国农村文化扶贫研究》(华夏出版社2019年8月版)一书集理论探索、思考启迪、案例展示、风采瞭望、新锐视角、附录6个栏目为一册,收集了以昭通作者为主、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运用文化元素的60多篇文章,洋洋洒洒共47万字。
我们知道,昭通市是云南省自然条件差、人口多、深度贫困面大的州市之一,脱贫攻坚成了他们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如何运用文化元素参与扶贫攻坚工作,《中国农村文化扶贫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甚至是可操作运用的成果。
有道是扶贫要先扶志,人穷之所以志短,主要缺乏的就是精神文化。文化缺失,就好比人缺钙,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只有植入自强自立的精神,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国农村文化扶贫研究》的作者和编者,从理论上探索了文化元素运用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但是,在多年来的扶贫工作中,我们对文化元素的运用是不足的。于是,在一部分贫困户和贫困人员中,眼盯扶贫款,争当“建档立卡户”者,有之,不以贫困为耻反以为荣者,有之。据红河扶贫干部唐旭光介绍,他所去扶贫的村,曾有过“平分扶贫款”的要求,少部分人不求两手去劳作,一心只看扶贫款,谁多了?谁少了?——这种种现象,实际上就是缺乏文化、缺乏精神支撑的表现。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农村文化扶贫研究》中也做了探索。刘绍清在《幸福花开轱辘河》一文中是这样介绍的:
“负责永善县茂林镇新林、松林、永安 3个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总队长刘丞云同志,在帮助解决‘人背马驮,村无一业,到处是危房’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文化这个隐性元素,组建了7个专业合作社,鼓励双学位大学生温飞返回家乡做创业的带头人,鼓励和培养中学生参加全国征文比赛等,让文化在轱辘河畔不仅开花,还结了果。”
像这样利用文化元素参与扶贫的案例,在《中国农村文化扶贫研究》一书中可谓比比皆是。有的方法,可以说拈来并可用,如《精神扶贫激发内生动力》,介绍的就是盐津县如何打“组合拳”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收录在《中国农村文化扶贫研究》中的榜样,不仅有脱贫致富的典型,还有兢兢业业的各类扶贫干部。透过这些榜样,读者仿佛看到了如何做好扶贫工作,如何脱贫致富的“模”与“范”,他们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其中又不乏有统一的“核”,那就是“执着”。赵廷臣在《“沉”在扶贫一线的硕士生》一文中介绍的大关县悦乐镇新寨村扶贫队长潘若婵,就是这样在一线贡献青春的人。
扶贫工作需要创新。如何创新?在“新锐视角”这个栏目中,我们也可找到些许答案。
《一条广阔而艰难的道路》的作者刘正忠是大学毕业生,《文化扶贫对文化误区的作用》的作者朱家丹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提出的措施,既不脱离实际,又不落俗套,且观点新颖。应该说,对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不久的将来就是扶贫路上的主力军。2020年全面脱贫,并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像昭通这样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扶贫工作永远不会有终点。当我们看到在新生代中,有这样的人,有这样的观点,将来的扶贫工作,是不乏人才的。这应该说是《中国农村文化扶贫研究》一书给以我们的信心。
当然,《中国农村文化扶贫研究》一书研究范围过大了。尽管书中收录文章的作者不乏外省外地的,也不乏知名的专家教授,但要对“中国农村文化扶贫”进行研究,还要有更深入的调查研究、更好的研究成果才行,这是一项大课题。因此,若《中国农村文化扶贫研究》属“抛砖引玉”也好,“筚路蓝缕”也好,这个课题还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共同推进。此外,如果“中国农村文化扶贫研究”面不要太大,太“大杂烩”,比如能够集中深入研究昭通的“文化扶贫”,也许成果会更大,指导意义和样本作用也会更大。
但总而言之,《中国农村文化扶贫研究》一书的出版,值得庆贺,该书主编能够站在崇山峻岭中的大山深处,以“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概研究全国扶贫文化元素的运用,主题有时代性,有具体案例,有独特思考,其研究成效初显,其精神和勇气都值得称赞,更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