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白春礼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代表中科院接受朱李月华女士捐赠1000万元,设立“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
正在野外考察的丁林院士
李永舫院士为本科生授课
孙应飞教授已在国科大从教18年
黄辉教授(左)与学生在实验室工作
“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给予老师们的最高荣誉,也是对我多年来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的肯定,我感到很荣幸。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的设立,对于中科院的老师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工作,也是一种正面积极的引导和激励。”
电话那头,正在青海进行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中科院院士丁林向《中国科学报》简短地表达了获奖感言。丁林是国科大岗位教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也是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以下简称“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的获得者。
最新一届评选中,国科大总计有100位教师获得了该奖项。培养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祖国事业的人才,是国科大育人的根本,也是国科大教育基金会对“中科院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的庄严承诺。
自2007年“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成立以来,捐赠人朱李月华女士已捐赠资金总额达2200万元人民币。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为攀登者们助力赋能。
丁林: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探索者
“在科学上取得一点点进步都很不容易,必须有1万小时的科学训练,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才能把冷板凳长久地坐下去。”丁林说。
“朱李月华奖学、奖教金”非常支持中科院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工作,而丁林恰恰是这类人的代表——他常年扎根西部、为西部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4年,19岁的丁林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就读,迈出了他研究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的第一步。之后,丁林从事科研工作近30年,他始终胸怀祖国,带着服务西部地区的信念,勇攀青藏高原的科学高峰。
丁林曾作为科考队队长,率领队员探秘“生命禁区”可可西里。他发现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碰撞前陆盆地系统,提出了对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时间和方式的新认识,建立了高原大陆岩石圈双向俯冲的岩石大地构造模型,定量恢复了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隆升历史,是国际地球科学前1%的高引用科学家。
除却履历上这些重磅成果和身份,丁林还担纲了一个角色:一名从教20多年的老师。
丁林的脸上带着青藏高原强烈辐射馈赠的高原红,当他走进国科大的教室,将“科学”和“教学”融合在一起,便开始带领学生攀登青藏高原的“科学海拔”。
近5年来,丁林作为主讲教师,为国科大研究生开设了三门课程:《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与效应》《地表过程与地貌学》《板块构造与青藏高原演化》,每一门都与青藏高原研究紧密相连。
这样设置课程有特殊的考量:国科大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事与青藏高原有关的工作。因此,丁林在设计教学课程体系时,非常注意融入青藏高原的形成、隆升,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由于历史因素,国内对板块构造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的了解程度还不够深,甚至在大学教育中,尚未有专门的板块构造课程,但在国际上,板块构造理论已经发展了50余年,逐渐演化完善为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由此达成的共识是:在本世纪,青藏高原可能会成为建立和发展地球系统科学最理想的实验室。守着这样的宝藏,丁林力图通过体系化的三门课程,尽可能弥补国内在板块构造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