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建立后,沿袭汉制设立了中书制度,基于中书制度而产生的中书令和中书监,在曹魏时期权力很大,许多人视为宰相。曹魏最有名的两位中书官员-中书令孙资和中书监刘放,甚至在魏明帝病笃时,利用魏明帝无法言语的机会,强迫魏明帝改诏,启用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换掉了魏明帝之前拟定的由宗室成员辅政的顾命大臣名单。孙资和刘放以中书的身份,强迫魏明帝改诏之举,为日后司马懿篡权提供了契机,改写了曹魏的命运。
在很多人看来,曹魏的中书令和中书监就是位高权重的宰相,连敢逼皇帝修改遗诏,可见中书权力之大。真相真的如此吗,中书在曹魏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以此为题,聊聊曹魏的中书制度。
曹魏中书制度概况
中书最早诞生于汉武帝时期,其职责和尚书差不多,即传达文书、奏章。因为需要经常出入宫廷,外官有所不便,所以一般由太监担任。中书因为接近皇帝,所以很容易受到皇帝的宠信,故而两汉时期中书弄权的例子比比皆是。
东汉后期,宦官专权以至于朝纲紊乱,及至东汉末年时天下大乱,这当然有中书的一部分责任。曹操作为过来人,当然深知宦官弄权的危害,所以对宦官严防死守。而一直由太监担任的中书,也改由普通官员担任。
曹魏建立后,中书的职级很低,职责就是替皇帝起草政令、诏令和各种文书。中书在曹魏成为独立的机构,以中书令和中书监为长官。除此之外,还有若干中书侍郎作为办事员。
中书作为皇帝近侍,可以利用皇帝的宠信来达到独断专行的目的,这一点非常受人诟病。魏文帝和魏明帝时期,中书令和中书监权力极大,“号为专任”,一旦担任中书令和中书监的品质不行,就可以利用中书的权力为所欲为。重臣蒋济就曾上疏魏明帝,批评中书令和中书监权力过重,有危害社稷之虞。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往者大臣秉事,外内扇动。陛下卓然自览万机,莫不祗肃。夫大臣非不忠也,然威权在下,则众心慢上,势之常也。陛下既已察之于大臣,愿无忘于左右。左右忠正远虑,未必贤于大臣,至于便辟取合,或能工之。今外所言,辄云中书,虽使恭慎不敢外交,但有此名,犹惑世俗。况实握事要,日在目前,傥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众臣见其能推移于事,即亦因时而向之。-《三国志·魏志·蒋济传》
蒋济的这份上疏,对中书专权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认为这会带来严重的政治后果。所谓“傥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说的就是中书作为皇帝的近侍,可以利用皇帝精力不济之际,对朝政施加影响,从而达到控制朝堂的目的。
从蒋济的上疏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中书不在朝臣之列,仅仅是皇帝身边的侍从而已。中书的权力来源于皇帝的授予,而非制度使然。尽管中书有干预朝政的权力,但这种权力并不符合制度规定,仅仅是皇帝凭自己的喜好授权而已。由此可见,曹魏的中书权力的确很大,但权力来源于皇帝而非制度。
那么为什么曹魏的中书权力这么大?这和当时的三国局势有关。三国乱世,战事频繁、政局动荡。为了建立一个稳固的统治政权,就必须让皇帝本人大权独揽。所以魏文帝和魏明帝时,他们都总揽朝政,政由己出。这是导致曹魏中书权力膨胀的主要因素。为了加快统一全国的步伐,魏文帝和魏明帝大权独揽,往往绕过三公这些宰相,直接通过中书来处理政务,和一线办事官员直接沟通对话。另一方面,随着曹魏政权相对稳定以后,魏文帝和魏明帝就开始贪图享乐,对政务没有以前用心了,再加上能力有限,如果政事不决时,不去找外朝的朝臣商量,而是和身边的中书商量,让“掌王言”的中书令和中书监替他们拿主意。
魏明帝时,诸葛亮率军围攻曹魏的南郑,当时有人建议朝廷出兵四万以救南郑,魏明帝觉得这注意不错,就问中书令孙资的看法,孙资以曹操当年讨伐张鲁失败的教训为例,建议让南郑守军据险固守,消耗蜀军精力即可,不必另行出兵救援。魏明帝同意了孙资的意见,后来诸葛亮和蜀军果然经不起消耗战而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