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已是关东六国老大,如何与秦国周旋?完璧归赵只是斗争的开始

2020-09-11 23:47:34 作者: 赵国已是关东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邀请赵惠文王,在秦国西河外的渑池举行一次友好会见。惠文王赴会,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告别说:“大王此行,我估算了一下,往返路程加上外交活动,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的妄想。”

这哪里是告别,这就是诀别呀!惠文王脸色凝重,沉默片刻,慨然同意了这个建议。

那么,惠文王赴会的结局如何? 让我们从头说起。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空前地提高了赵国的国防能力和国家实力,为他的儿子赵惠文王坐江山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残忍地饿死父亲,是赵惠文王人生的最大污点。但是惠文王尽管处理家事太狠毒,甚至天良泯灭,处理国事却不糊涂。修身谈不上,齐家也谈不上,治国平天下却成绩斐然。惠文王执政时期,国和家不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线性关系,在赵惠王这里不灵了。

惠文王时期,赵国已经在关东六国中成为老大,赵国的强大,直接地遏制了秦国东向扩张的步伐。赵国和秦国之间的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决定了战国中期的国际格局。

完璧归赵,是赵秦外交斗争的一个重大事件。

公元前283年,天下第一宝贝和氏璧不知道怎么从楚国流失到了赵国。一次,秦国的一位玉匠为秦昭王打造玉器,将这个信息汇报给秦昭王,秦昭王听了未免羡慕嫉妒恨,心生一计,就派使者来赵国首都邯郸,向赵惠文王提出用秦国的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赵国君臣一听就是玩儿猫腻。秦昭王要壁是真,给城是假。如何戳破秦国的企图,又维护赵国尊严?

惠文王和大臣们商量,怎么办?大家都拿不出好主意。

这时,宦官首领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秦国,办好这件事。”

惠文王问:“你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胜任呢?”

缪贤答道:“大王知道,我曾经因犯罪想逃到燕国去。是蔺相如劝阻了我。他先问我:‘您凭什么肯定燕王会收留您?”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就凭这个。蔺相如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燕国,燕王害怕赵国,怎么敢收留您?他不但不会收留您,反而会把您绑起来送回赵国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或许能侥幸得到赵王赦免’。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由此认为蔺相如是一位很勇敢、很有见识的人才,应该可以胜任。”

于是惠文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和氏璧,可不可以答应他?”

蔺相如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

惠文王说:“但是他拿走我的璧,又不给我城,怎么办?”

蔺相如答:“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同意,不近情理的是赵国;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城,违背诚信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结果,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誉。”

惠文王问:“但是谁能胜任这个外交使命呢?”

蔺相如答:“大王果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