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0年,决定中国先秦时代最终历史走向的长平之战,最终以秦国的胜利而告终。虽然在此战中秦国本身也受损失很大,但通过长平战役及之前的两次交锋,秦国实实在在的重创了将尚能与之抗衡的赵国。
然而对先秦军事和历史稍有涉猎的你或许会有这么一个疑问,那就是早早就名声在外的赵国骑兵,为什么没有在整个长平之战中出现?当年赵武灵王用大刀阔斧的胡服骑射改革所培养的战国第一骑兵,为什么会在如此重要的争霸战争中自动隐身?
当然,不是说长平之战中赵国军队就没有骑兵,毕竟记载寥聊数百字不可能详细记录军队配置。但很显然的是,古代史家们依然记下了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和行动,秦派出的截断赵军补给通道的奇兵就被记录了下来(奇兵并不是指骑兵,而是指非正面硬拼的部队,偷袭、包抄部队都可以算作奇兵,但也不能排除秦军这些奇兵是骑兵的可能),而作为中原骑兵之祖,鼎鼎大名的赵国骑兵在长平中怎么就让史家们不觉得有为之书写一笔的必要呢?
意义深远的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墓前塑像】
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三世纪初的赵武灵王,是战国史上非常著名的诸侯君主之一。他的诸多功绩都显示出他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眼观和外交手腕的人全才,在内政改革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今天大部分人说起这位一代雄主,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然而纵观历史,胡服骑射不仅不是一蹴而就的拍板决定,更不是一次非常彻底的军事改革。
早在赵武灵王继位之前,赵国就因为其所处的环境同时位于传统的农耕文明与北方半农半牧区域内,而深受影响。例如在北方的代地,虽然是臣属于赵国之下的一片领地,却不是由地方的相或大夫来管理,当地最高管理者拥有君的称号。也就是说,代地实际上是具有独立自主权的附属国,而不是赵国的一个郡。当地的守军因为长期与北方的林胡等戎狄交手,自发的产生了一些学习胡人风格的轻装弓骑兵部队。
赵武灵王继位时,为了加强对此地的控制而选择将代地设置为一个郡,过去的代君变成了郡守,却依然被保留了相当程度的自主权,统一管理治下的各个县。而赵武灵王也在其统治生涯内,花了不少力气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扩张。不仅一再打击东面的劲敌中山国,还从秦国手中抢来了一部分河套地区,并夺取了蛮族集团林胡和楼烦的雁门和云中两郡。
【战国前期的形势】
为了方便同善于使用轻骑兵的北方蛮族作战,赵国无疑需要发展自己的骑兵部队。过去代地地区的守军中的骑兵比例并不能满足需要,而要习惯了步战与车战的南部邯郸等地也能出产自己的骑兵,赵武灵王才一再执意进行胡服骑射。这样一来,除了原先的代地和前来投诚的蛮族骑手,连自己国内主要的经济生产和兵源输出地都开始为赵国军队提供骑兵部队。甚至,为了加快骑兵的训练养成,赵武灵王还将一些收缴的贵族私藏奴隶发配到代郡,训练成骑兵。
虽然在赵武灵王出生前9年,远在千里之外的两河北部平原上,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就以自己的7千骑兵击败了与之对阵的数万亚洲骑兵。但在遥远的东亚,战车才是军队部署在步兵两翼,负责掩护和侧击作战的不二选择。要知道在当时,骑兵依然不是各国军队中的独立兵种。因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无疑就是中国骑兵史上的一个重要开端。
先秦骑兵并不宜夸大
虽然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将骑兵作为一个独立兵种,带到了中国战争史的舞台上来,但你如果就此觉得赵国军队就是由这些身着胡服的骑兵来挑大梁,那就打错特错啦!因为直到战国末年的赵国名将李牧从盛产骑兵的代地出击北方的匈奴时,依然以战车部队作为军队的核心,而作战的主力则是数倍于骑兵数量的步兵。